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小蚯蚓大作用:皇城镇教您如何使秸秆变废为宝


    蚯蚓大家都知道吧?农村随处可见,但是小小蚯蚓大作用可以使秸秆变废为宝这小编还是头一次听说,没错这就是皇城镇快速处理秸秆并变废为宝的绝招,不得不说皇城镇想法奇特,他们通过发展蚯蚓产业化养殖,生产蚯 蚓粪肥,既解决了尾菜、蔬菜秸秆污染环境的难题,又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那么跟着小编去了解了解!

    据了解蚯蚓粪是纯天然的精微有机肥料,是有机肥和生物肥在蚯蚓体内自然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孔状的团粒构造,不仅吸水、保墒、保肥,而且透气性强、养分全面、肥效高,富含有机质、腐植酸、微生物菌群及微量元素, 被誉为“有机肥之王”。它既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起到保苗、壮苗、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作用;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加速微生物繁殖,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抑制有害菌和土传病害。

    蔬菜重镇遭遇秸秆之困

    曾几何时,被誉为“中国西红柿第一镇”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饱受菜叶、蔬菜秸秆的困扰,堆积如山的秸秆、尾菜,不但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埋下了火灾隐患。

    皇城镇有“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镇1.5万户村民有1.4万多个蔬菜大棚,除去外出打工的,平均每家每户都有1个以上“绿色工场”,蔬菜年产量6亿多公斤,每年带来十几万吨的尾菜、蔬 菜秸秆。皇城镇党委书记郭亦华说:“几十年来,蔬菜是全镇最主要的富民产业,但尾菜、秸秆垃圾的问题不解决,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 凌晨4点,天空刚有些发白,皇城镇的一处蔬菜批发市场已是人声鼎沸,周边几个村的菜农一早就把前一天夜里从大棚里采摘好的蔬菜送来,以期卖个好价钱。两个小时后,菜农和商贩各奔东西,唯独留下一地的菜叶。而这样 的情形,每天都在皇城镇30多个蔬菜批发市场里重复上演着。

    48岁的李强是皇城镇小铁佛村一个地地道道的菜农,有着25年蔬菜大棚种植经历的他,曾被蔬菜秸秆问题长期困扰。“每年6月,锄掉棚里的西葫芦藤蔓后,种上西红柿;11月份,再拔掉西红柿秸秆,种上西葫芦。西红柿和西 葫芦卖出去了,这些剩下的秸秆成了难题。”李强说,他现在有两个大型的蔬菜大棚,每年产生的秸秆,能把他家的机动三轮车装满20多车。

    “没啥好办法,一开始大棚少,这些菜叶、秸秆就堆在大棚附近,后来大棚越来越多,就开始往村南头的沟里面填。”小铁佛村党支部书记吴文波对当年的景象记忆犹新,1998年前后,村里的大棚数量直线上升,也直接导致 了菜叶、秸秆数量的猛增。“500多米长的沟,深两米多,宽5米多,硬生生给填起来一人多高,全是蔬菜秸秆。

    ” 除了占地方,这些秸秆还危及到了蔬菜大棚的安全。“腐烂后臭气熏天不说,更要命的是,一个烟头就能引燃一大片晒干的秸秆,风一吹,就引燃了一旁的大棚,这些年吃这亏的老百姓不在少数。”吴文波说。

    小蚯蚓让秸秆变废为宝

    皇城镇的蔬菜秸秆堆起来烧,烧完了再堆,这样无奈的循环,一直持续到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镇上的落户才得以解决。

     2014年底,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皇城镇,建起了占地400亩的大型蚯蚓养殖基地。“蚯蚓虽小,食量却惊人,1亩地中的蚯蚓一年能吃掉1000吨蔬菜秸秆。经过蚯蚓的消化,蔬菜秸秆等‘饲料’就变成了含有多种微生物 的蚯蚓粪肥。”公司负责人刘芳说。

    曾经被视为累赘的秸秆和菜叶,在刘芳眼中变成了“宝贝”。“整整四天,挖掘机都上阵了,那边的秸秆垃圾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全部拉去喂蚯蚓了。”吴文波回忆。

    刘芳与蚯蚓的结缘还要追溯到2010年前后。当时,创业失败处于低谷期的刘芳在家养花种草调节心情,在解决花草长势不好以及花土板结的过程中,刘芳第一次接触到了作为肥料的蚯蚓粪,并且尝试自己养殖蚯蚓。

    “起初,我从渔具店买了200条蚯蚓,拿回家养在盒子里,没想到成功了,还繁殖了很多。”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蚯蚓粪,施到花盆里后,效果出奇地好。这让刘芳对养殖蚯蚓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淄博以及周边地区有数量庞大 的蔬菜大棚,如果都能用蚯蚓粪做肥料,这让一直在寻找新的创业机会的刘芳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蔬菜大棚 发酵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