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2)影响发病的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发展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耕作栽培制度、品种抗性等。王裕中等、李华荣等研究认为,秋冬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冬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其次是雨量,再次是雨日,小麦拔节后,气温达到 10℃-15℃是病害盛发的重要标志。耕作栽培制度中茬口、播期、播量、施肥、杂草等均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种植感病品种、水旱轮作、播期过早、播种量过大、杂草猖獗、重施氮肥、忽视磷、钾及有机肥配合施用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扩展。
  4. 抗病机理: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与茎秆内还原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叶片中酯酶同工酶的谱带数量等有密切关系
(1)糖的含量,在灌浆期植株茎秆内还原糖的含量与纹枯病的抗性强弱(病情指数高低)呈极显著负相关,较高糖含量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植株感病后也会出现体内含糖量升高的生理反应;(2)酶的活性,抗病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受到病原菌侵染后,茎节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还会显著升高,这体现了寄主的一种主动保护反应。另外,抗病品种叶片中比感病品种多2个酯酶同工酶谱带,表明抗病品种具有较高的转酯和解毒能力;(3)株型、史建荣等(1993)、周凯南等(1982)研究认为,叶片狭窄而直立类型的小麦品种抗病性强,茎秆组织坚硬的品种抗病性强。
  上述观点与小麦纹枯病药剂防治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一致的。化学药剂如三唑类杀菌剂处理种子能提高了越冬期植穆含糖浓度,0.03%、0.075ai%的三唑酮、三唑醇种子处理的植株,糖浓度比对照分别增加32.345%、40.82%、10.79%、61.63%;非致病菌株和生防芽孢杆菌B3等生物防菌拌种防病的生化基础是,在发病初期或盛期,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带增多。
5.抗病育种与抗性遗传:
(1)抗源筛选和抗病育种:高抗或免疫抗源的获得是纹枯病抗病育种和遗传研究取得进展的关键。目前抗纹枯病育种尚在起步阶段,种质基础研究也比较薄弱。目前普遍认为,不同品种(系)之间纹枯病抗性差异显著,大多数品种属高感和感病,少数品种(系)具有较好的抗生,如豫麦11、13、26等表现中抗,但没有高抗或完全免疫的品种。刘朝晖等对球茎大麦、黑麦、多花黑麦等小麦近缘物种纹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未见纹枯病发生,并在常规品种和近缘物种杂交的后代中,筛选出一批抗纹枯病兼抗白粉病的双抗抗源。可见,小麦近缘种属是创造纹枯病抗源的重要资源库。 (2)抗性遗传:关于小麦纹枯病遗传的研究,国外迄今还未见报道,国内也甚少,且结论不一。刘朝晖等对4个杂交组合正反交F1和5对杂交组合F2群体的纹枯病抗性进行了分析后认为,纹枯病抗性遗传属于核遗传;抗性遗传不符合质量性状的遗传特征,至少受1.0-1.3对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多基因的共同控制;抗性遗传率在31.69%-57.09%。张怀琼等从一个多亲本的复式杂交后代中,选育了4个高抗纹枯病的小麦新品系,与高感小麦品种绵阳19杂交,F2群体中植株抗感分离符合3∶1的分离,隐性亲本的测交后代符合1∶1的分离,4个品系之间的杂交后代中未出现抗性分离,因此认为这4个品系含有同一个抗小麦纹枯病的单显性抗病基因,并将其命名为Ses1。
6.防治技术:
目前生产上小麦纹枯病防治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效果不很理想。1996年刘述英等指出,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1)化学防治:主要有拌种、喷洒两种方式,①种子处理,一些研究认为,药剂拌种以三唑酮+井岗霉素或纹霉净(由三唑酮、多菌灵、井冈霉素和利克菌混配制成的效果最好,枯白穗率防效达88.6%以上,且对小麦出苗无影响,增穗、增粒、增重效果明显,增产10%-20%;②春季喷药防治,防治适期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前后;小麦产量6-7.5t/公顷水平下,防治指标为病株率15%,病情指数为3%-6%。防治药剂以井岗霉素防效最好,其次为粉锈宁。
  (2)生物防治:生防菌株主要有拮抗真菌和细菌、芽孢杆菌B3、非致病丝核菌等。用非致病丝核菌株覆盖播种后的土表或生防芽孢杆菌B3拌种,对小麦纹枯病有显著抑制作用,田间防效均在60%以上;同时,可以提高发芽和出苗率,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小麦 品种 抗性 侵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