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纹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小麦纹枯病在我县于1995年发现,由于该病近年来连年偏重发生,田间菌源连年积累,菌源充足,致使其发生面积迅速扩展全县,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几年其发生面积一般在100—120万亩,每年均为中度偏重发生,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1. 病原:
(1)种类鉴定:前人关于病原菌种类鉴定的报道很多,可归纳为三种论点。第一,以Blair(1994)为代表的,将其确定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rua solani,K<hn);第二,以Boerema&Vander Hoeven(1976)为代表的,认为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是禾谷丝核菌(R.cerealis Vander Hoeven);第三,以陈延熙等(1986)为代表的,指出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病原物有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且以前者为主。现在普遍认可第三种观点,许多研究(夏正俊等,1989;朱明得等,1988;丁友珍等,1986)还指出了禾谷丝核菌以R.cerealis CAG-1融合群为主,立枯丝核菌以R.solani AG-5融合群为主,但不同麦区所含融合群的数目和种类还略有差异。
(2)致病力:许多研究表明,不同融合群和同一融合群的不同菌株存在着致病力分化现象。禾谷丝核菌CAG-1有极强的致病力,立枯丝核菌AG-5也有一定致病力,而其它融合群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同属一融合九(CAG-1)不同菌株还存在强致病力菌株、较强致病力菌株、弱致病力菌株、无致病力菌株之分。关于小麦纹枯病菌对其它主要轮作农作物致病力,一般认为,大、小麦丝核菌有一定的同源性,相互间均有纵横驰极强的致病力;小麦纹枯病菌不能侵染棉花,能侵染水稻、玉米,但致病力不强。
(3)生物学特征:据周凯南等(1982)、李清铣等(1988)研究,小麦纹枯病菌丝小,宽度为3.72μ;菌核较小,直径约为2-4mm。菌丝生长环境条件:温度范围为15-30℃,生长适温为20-25℃,低于5℃和高于30℃时生长受到抑制。最适pH值为6;最好的碳源是麦芽糖和蔗糖;最好的氮源是硝态氮;光照以散光和黑暗为最好。
  2.危害产量损失与特点:
 (1)产量损失:纹枯病危害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时高达70%以上。产量损失轻重以麦株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密切相关。发病越早,病级越高;发病叶鞘和茎秆节位越高,产量损失越大。不同病级对产量所造成的损失变幅为5%-40%,且病级间差异显著。纹枯病导致产量损失最大的时期为小麦孕穗期,孕穗期病级高,此期发病不但严重降低千粒重,而且减少穗粒数。此外,与小麦品种和年度气候差异也密切相关。
(2)危害产量构成因子的特点:千粒重降低是纹枯病危害导致产量损失的首要因子,其次是穗粒数下降。病级1-4级,千粒重降低变幅为2%-40%,病级间差异显著;穗粒数降低变幅为3.39%-15.99%,但差异并不显著。一些研究还指出,千粒重的降低是由于籽粒成熟延迟,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所致;穗粒数降低主要是因为病害影响到小花分化及花粉粒和胚囊的形居,导致小花数和结实粒数的下降。而死棵、死蘖、枯孕“白”穗则是引起穗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特别严重的田块,枯白穗可高达20%,造成严重减产。
3.发病规律和影响发病的因素:
 (1)发病规律:纹枯病田间发生发展大体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一般在越冬前和拔节孕穗期出现2个发病高峰。
  冬前侵染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3叶期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蘖期内,病株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
越冬静止期:越冬阶段气温低,病菌停止繁殖侵染,病情不再发展。
返青上升期:随气温回升,病菌活力增强,但病害增长仍缓慢,病斑既向地上部分撤 展,又在株间发展。此时小麦处于拔节前期。
  拔节盛发期:病害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随着气温升高,病株率和病指迅速增加,水平方向表现为病茎数的增加及病菌由表及里侵染茎秆,垂直方向表现为纹枯病斑在叶鞘上向上发展。这时小麦处于拔节后期至孕穗阶段。
抽穗后白穗显症期;抽穗后,茎秆变硬,病菌扩展受阻,病株率和病指均达到最高峰。虽然病害的发展趋于缓慢,但病害的严重度还在增长,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此时小麦已进入抽穗灌浆阶段。
此外,小麦纹枯病轻重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密切相关。王裕中等研究发现,小麦根围土中病原菌群体数量消长与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存在关联,病菌数量也存在两个高峰,时间较发病高峰约提前20-25d。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小麦 品种 抗性 侵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