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农民工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坚持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渴望长期留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出生成长,实现本地化的诉求十分强烈。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城市昂贵的居住、生活成本,以及仍然存在的较高的迁移落户门槛等,使农民工实现本地化的难度很大。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定居,就要奔波于城乡之间,付出往返流动的成本;还要在家乡保留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影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造成在家乡投资建房而又常年闲置的资源浪费;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影响产业升级和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技术改进等。因此,应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坚持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特别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推进劳动就业、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户口性质相关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体系。

  (执笔:韩 俊 崔传义 秦中春)

  解放生产力的成就 发展生产力的力量

  江西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的出现及其队伍的壮大,是农村生产力解放的一大成就,也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使广大农民走出土地、追求富裕的愿望得以实现。在体制变革方面,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解放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农村生产要素。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使农民拥有了生产自主权、经营决策权、产品销售权和收入分配权,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而且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成为可能,为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实现这一转移,至少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高度,农业生产能为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城提供必要的农副产品;二是工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较大需求。而这两个前提的形成,正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说,农民工队伍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改革开放搞活了农村经济,农副产品的丰富使农民转移进城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1978年,我国农村尚有2.5亿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突破徘徊的局面,连年获得丰收。1984年与1978年相比,6年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3.6%,棉花总产量增长了188.8%,油料总产量增长了128.8%。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可以走出土地,寻找新的致富途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乡镇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吸收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77年—1988年这11年间转移的约1.3亿农村劳动力中,在乡镇企业就业的超过0.8亿人。在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农民工产生巨大需求。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大量需求。以第三产业为例,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 2.4亿人,比1978年增加近2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进城务工势头越来越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离土又离乡”的态势。其次,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部分出口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对农民工产生了巨大需求。第三,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许多新的行业、工种和岗位发展起来,也吸纳了不少农民工就业。第四,城镇化加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装修、社区服务等领域。有统计表明,目前建筑行业的工人中80%是农民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群体 土地 劳动力市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