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汪自强:扎根山乡的科技“播种者”




  “让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他尽力消除服务‘三农’的盲点”

  ——科技特派员眼中的汪自强

  走进万排茶园,汪自强和浙大教授、园林研究所所长夏宜平规划设计的景观工程,已卓有成效。仕阳镇计划将万排茶园打造成中国“最美茶园”,以此延伸茶产业链。

  “老汪不像个别专家,到一个地方,动动嘴皮子就走了。”谢细和坦言,单单万排茶园的改造提升,老汪从头到尾一直在关注支持,有些项目,他甚至“倒贴钱”。

  倒贴钱的事,汪自强可没少做。他的自备车,时不时就成了杭州直通泰顺的“科技专线”。一次,车子在回杭路上磕到了机油底壳,导致发动机异响而坏在了高速出口处。保险公司只提供部分理赔,余下的17000多元修理费,全部是他自掏腰包。泰顺县科技局局长曾顶满介绍,原则上科技特派员一年一派,可汪自强已足足当了11年。这11年里,为了不麻烦县里接送,他基本上都自己摸到点上,或者直接开车过来,这些支出,从来不找县里报销。

  “汪老师总是跟我们说,读了这么多书,就是要服务基层。不但要做给农民看,还要带着农民干。”39岁的科技特派员王五宏,派驻筱村镇翁山社区已有两年。他说,汪自强最让自己佩服的,不仅是扎根泰顺十余年的一心一意,还在于通过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尽力消除服务“三农”的盲点。

  而汪自强和一批科技特派员的付出,已经在泰顺山区化作沉甸甸的果实:十余年下来,科技特派员已组织实施了322个科技项目,总计投入资金4890多万元,培训指导农民4万多人次。引进黄精、黑花生、食用菌、翠香猕猴桃和红阳猕猴桃等20多个新品种,还推广了葡萄园套种等10项农业新技术,建立了茭白等19个示范基地……

  前几天,汪自强又有了一个新头衔——浙大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汪自强说,湖州只要有适宜泰顺发展的新产业、新理念,争取第一时间移植到泰顺来。泰顺有什么创新的内容,也会和其它地方实现共享。

  驻守泰顺11年,很多同期下派的人早已回归,但对汪自强来说,泰顺这片土地始终让他牵挂:“只要泰顺需要,泰顺的农民兄弟需要,我将义不容辞,继续守望这片土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科技特派员 品种 茶园 茶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