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潘樟军:用茶叶酿酒的“松阳茶师”


 

  “这是刚研发成功的‘茶酒’,利用茶叶发酵而成,既有酒的醇厚,又保留茶的清香。”走进位于松阳县西屏街道的浙江碧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一股似酒非酒,似茶非茶的醇香扑鼻而来,总经理潘樟军告诉记者,“茶酒”在全国是首创,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研发“茶酒”,只是潘樟军最新的一次尝试。14年前,由他所创立的茶叶品牌“碧云天”,便已在国内闻名,其系列产品还揽下了诸多殊荣。2005年,“碧云天茶”获得中国济南第三届国际茶博览会名茶评比金奖、第六届“中茶杯”特等奖;2007年,“白龙茶”荣获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银猴白茶”被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列为国务院会议、外事接待指定用茶……

  身为“松阳茶师”,潘樟军如今已是松阳县小有名气的茶叶专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创业者。

  19岁便告别校园、步入社会的潘樟军,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力技术员。因为经常帮助茶农抢修电力设施,他开始逐渐意识到松阳茶产业所具有的广阔前景。2002年,潘樟军下定决心转行,在老家樟溪乡创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并承包了茶山,建起了第一个茶叶基地。“创业,就像跑一场艰苦的马拉松,必须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再苦再难也不能中途轻言放弃。”潘樟军说。

  建设第一个茶叶基地并非一帆风顺。毫无茶叶种植经验的他,遇到了技术和气候的双重考验,一场大旱导致满园茶树枯萎:“当时紧急投入了20万元,接连不断地灌溉了一周,才算救回了这批茶树。”

  吸取了经验教训后,潘樟军决定从零开始学习。他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前往各地茶叶专业村拜师学艺。第二年,他再度承包了竹源乡的一块高山地,建起了创业路上的第二个茶叶基地。

  “那是一座荒山,没路、没电、没水,只有一间破旧的小木屋,此前有不少人在那儿种过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潘樟军的朋友们当时都劝他放弃,但他却认为,这是考验自己“实战技能”的最佳练兵场——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他拉起了一条长约3公里的凌空索道,连接山顶和山脚;为了解决不通电的问题,电工出身的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架起了电杆,并安装了3.6公里长的线路,终于为山顶供上了电。

  “那时候,为管理好茶园,我每天吃住在山上,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事业,多苦都值得。”潘樟军说。全心的付出换来的是产业的不断扩大。2012年,潘樟军共在玉岩、叶村、象溪等乡镇街道开拓了5个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逾2000亩。

  “我的定位很明确,建基地、打品牌。‘碧云天’品牌的所有茶叶都是以无公害标准去管理。”潘樟军说,有一年采茶期,竹源的400多亩有机茶基地突然长虫,他站在茶园边就能听到虫子啃茶青的沙沙声。“打不打药?不打就可能绝收,打了,牌子就砸了。”思前想后,潘樟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茶叶质量,依靠人工剪光所有茶叶枝条,用“最笨”的方法根治虫害。

  稳扎稳打的坚守,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05年,“碧云天”晋级为全国首批取得qs认证的企业,并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茶厂”“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浙江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业行业百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

  2008年,“碧云天”茶叶开始向大众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绿茶虽然是健康饮品,但肠胃不好的人喝多了也会不适,而红茶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尽管这个想法与市场变化非常贴合,但因为缺乏经验,初次尝试制作红茶的潘樟军又一次栽了跟头。

  “红茶工艺最讲究对时间的精准把控,如果发酵过久,一批茶叶就得全部报废。”初尝败果的潘樟军,这次却因为一个奇思妙想而因祸得福,“我当时发现,发酵过度的红茶有一股淡淡的酒精味,这是不是意味着茶叶也可以发酵制酒呢?”

  有了这个点子,潘樟军立即邀请外县一家酒厂的资深酿酒师陈会平担任技术总监,两人共同协力研发“茶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发酵 红茶 茶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