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江苏丹阳:就是要让你赚钱《致富经》


  姜建新:“一般来说,水开了以后,然后煮3到5分钟就可以了,3到5分钟刚好,多煮营养也要流失的。”

  金针菇市场广阔,而且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比较成熟,2009年8月,姜建新的妹妹到韩国考察,看到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产量高品质好,回来后她和姜建新商量,多年来都是传统种植方法,能不能转型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呢?姜建新一听就来了精神。

  姜建新:“我们要接受新的东西,在技术上面不断创新,你不能和老百姓一样,还是那个粗放式的管理方法,肯定走不通,草菇干脆就少种一点,对吧?这样子它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农民搞草菇,你卖不了我来收,然后我抽出精力来,我来搞其它东西。”。

  当地农民种草菇,自己种金针菇,避免了竞争,而且工厂化生产效益更高,姜建新认定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拿出多年积累的5000万元,又贷款3000万元,从国处引进设备开始建设。

  2010年4月,新工厂建成,2010年底,金针菇种植成功,姜建新与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在距离春节还有3天的时候,出菇刚好到了高峰期,一天产量就有40多吨,当时厂里只有30多个包装工人,根本忙不过来,快过年了临时也招不到新工人,眼看金针菇要白白烂掉了。

  记者:“放冷库行吗?”

  姜建新:“这是鲜菇,不行的。”

  记者:“为什么?”

  姜建新:“它要烂掉的,冷库也不行,它这个一放冷库后,这个头马上翘起来。你比如像这个,你看这个菇是好的,假如到明天包装的话,马上就头朝上,就不好包装,就难看了。”

  就在姜建新心急如焚的时候,让他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工厂里突然来了70多个村民,都是附近村子的,听说姜建新遇到麻烦,就主动给他帮忙来了。

  皇塘镇后亭村党支部书记卫腊坤:“他对老百姓有贡献,老百姓对他有一定的感情,老百姓自发给他帮忙。”

  姜建新:“村领导都来了,很感动的。我说不好意思了,一下子动用这么多人。他们说哎呀,这个我们平时也来麻烦你的。”

  姜建新带领村民种菇,村民也很感激他,帮他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忙到大年初五,总算度过了出菇的高峰期,产品顺利卖到了上海等地的市场。

  以前姜建新为了村民卖菇吃亏赔钱,很多人不理解他,但这件事过后,所有人都对他心生佩服。

  姜建新的同学翟玉林:“因为他懂得一个很简单的哲理,经常吃亏的人,不一定能吃亏,经常想贪蝇头小利的人,不一定能占到大便宜,什么时候该让利,什么时候该盈利,这他把握得很好。”

  金针菇项目上马后,2011年姜建新的企业销售额增加到8000万元,他成功转型。

  2013年,姜建新又有了一个新计划,想把草菇也改为工厂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这在行业内还从来没有先例,他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请他指导一起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姜建新这个同志,他不像个老板,他真是个农民,非常实在,他就讲到说是,真正让我帮助他能够打进世界,他的雄心壮志很感动我。”。

  现在,姜建新的草菇工厂化还在试验当中,以前他拆掉草菇房改种金针菇,不想与农户抢市场,为什么现在又要种草菇了呢?

  原来,今年姜建新开始做食用菌的深加工,把食用菌做成冻干和即食食品,这样就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了。现在,跟着姜建新种食用菌的农民有1000多户,他也被当地政府树为创业典型进行宣传。

  江苏省丹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庞红武:“姜建新这个典型是比较突出,一方面是带动很多农民,包括周边乡镇,第二个他是在带动的同时,也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做大,而且就向下游产品去延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草菇 金针菇 蘑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