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采摘完,要给葡萄树施叶面肥……”近日,一拨又一拨的远近村民,来到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刘庄村的沈卫忠家中,向他请教葡萄种植方面的知识。
沈卫忠种葡萄20多年,人称“土专家”。他致富后,还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周围许多村民种起了葡萄,覆盖面包括嘉善、桐乡、长兴,远至江苏和福建,也有葡萄种植户经常向他请教。
勤琢磨,成了葡萄通
“我爱葡萄,也希望别人爱葡萄。”这是沈卫忠热心指导别人种葡萄的理由。
沈卫忠种葡萄,也是因为偶然:20多年前,他养牛蛙,他在牛蛙养殖池四周种了葡萄来遮阴,没想到,当年牛蛙养殖失败,收获的葡萄却让他不但弥补回亏空,还赚了一笔。
“如果那次失败了,好多年都翻不了身,所以我感激葡萄。”沈卫忠说,从那以后,他认定种植葡萄是自己一辈子的事。
当时,在很多人眼中,沈卫忠有点怪:一个农民,不在田里侍弄葡萄,却热衷于东奔西跑,到处听专家讲课;听说有什么好的葡萄品种,别人怕种了亏本,他却非常兴奋地拔了老葡萄树,把新品种栽进去;看到有什么好的新技术,别人不敢试,他就在自家的葡萄树上做试验……这些学习和尝试,让他成了“葡萄通”。
“种葡萄,就要爱葡萄。”这是沈卫忠的口头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春天来了,看到田里的葡萄树长出叶子时,他会心情很好;平时他沉默少语,一说到葡萄种植,他就两眼发光,说话滔滔不绝……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沈卫忠的另一句口头禅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西塘桥附近,走进任意一家种葡萄的农户家中,只要说起沈卫忠,大家都会说:“他是我们的师傅啊。”他有求必应,从无保留:葡萄种苗时,喊他一声,他就会到现场指导;施肥打药时,配料错了,给他打个电话,他会给出解决办法;要是有人家想种植葡萄,他一定非常高兴地给予鼓励。
西塘社区是刘庄的邻村,8月15日,看着田里一串串成熟的葡萄,王忠明喜笑颜开:“总共种了30亩地,每亩纯收入在5千元以上,我能不高兴吗!”
几年前,王忠明是个杀猪匠,走上葡萄种植这条路,全是因为沈卫忠的不断劝导。每次见到王忠明,沈卫忠常常说“种葡萄好”,说多了,王忠明有点心动,就种了一些。
在栽苗的那天,沈卫忠一边帮他种,一边给他讲解栽培知识。从栽苗到收获,大大小小的事情,全是沈卫忠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当年大丰收后,王忠明不再杀猪,专心致志地种起了葡萄。
刘庄村党总支书记万金观说,20多年来,像王忠明一样,被沈卫忠带动起来的村民还有90多户。
2008年,沈卫忠把他指导过的葡萄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了西塘桥果品专业合作社,共有101户参加,注册了“丰香葡萄”的商标,现在种植总面积3000多亩,每家农户一年至少增加纯收入15万元。
教徒弟,饿不死师傅
有句古话:“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沈卫忠说,如果因为教会了徒弟,师傅就饿死了,这种师傅也不是好师傅。
葡萄收获后,从9月到春节前,是农闲时节。十多年来,沈卫忠除了教村民如何种葡萄,还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免费讲坛,至少有上万人听过他讲的葡萄种植课。
在沈卫忠家的一间房子里,摆了100多张木头小方凳,还有一块小黑板。这是他10多年前免费给周围村民讲解葡萄种植技术留下的“遗产”,“自己掏的钱,一张小方凳50多元,花了我5000多元。”
武原街道姚桥村的葡萄种植大户富菊明曾经去听过课。他回忆当时的场景说:“老沈家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密密麻麻,连脚都伸不开。”这种课,沈卫忠不收一分钱,他还要给来听课的人提供茶水。
后来,因为听课的人太多,西塘桥街道的成人技校成了沈卫忠的第二个授课场所。
从未学过电脑的沈卫忠不但自学如何打字,还尝试着做PPT。此外,只要有外地的专业合作社请他去讲课,他几乎是每课必到。“这些年,我去过嘉善、桐乡、长兴,还有福建、江苏江阴。”沈卫忠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8-20/1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