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女强人打造的财富链条


         刘青莲:卖了这块地,我育苗厂育苗,卖苗也困难,我这个加工厂建完了收购哪有原料呀,上哪儿收购也费劲呀,就等于,就像缺一条腿一样。卖完地就等于像一个人缺掉一条腿一样。

         最终因为刘青莲的坚持,当初2.8万亩的土地依然完好无损的没有转让一块,因为刘青莲依然在憧憬着她的财富链条。刘青莲在等待,等待王廷贵带的那18位养殖户,海参收获的一天。她认为收获的那一天,就是她的活广告。

         刘青莲:等着吧,坚持吧,坚持到2005年的10月份,海参起出来了,他一看到这个效益了,他就会来人了,就盼着这一天。

         刘青莲在等待,这一天她还要等待多久,为这一天,她还能等待多久呢?

         王延超:通过管喘气,这个管是换气的,它里边有水往外一吐就出来了,他有时候干活时间长,有时候带那个铅,他现在那个都不带,水浅。

         记者:一天他们一个人能干多少活?

         王延超:工作得6小时。

         王延超是从黑龙江来到这里的养殖户,他2005年10月看到了第一批养海参的养殖户收获的海参,就在这里租了4个池塘搞养殖。

         王延超:当时水面非常多,水面一瞅,水非常清,一瞅就瞅得了,非常大,现在,当时瞅咱们比划这么大现在说二两半以上。

         从2005年10月以后,全国各地很多人知道了这里能养出海参,陆续来租刘青莲的池塘。到2007年有282人,租用了刘青莲15000亩的池塘。刘青莲实现了她财富链条的第一段,用出租池塘的钱投资海参育苗。

         2006年,刘青莲海参育苗取得了成功,销售利润超过了200万。同时,池塘的出租费用也从过去每年每亩100元涨到了800元。

         2007年冬天,刘青莲向目标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她在凌海市大有乡一次性投资4000万,建起了一座水产加工厂。

         记者:界定海参好坏看什么?

         刘青莲:煮完了看刺啊,看刺的密度。看刺尖不尖,完了手一捏,这个皮一捏,有没有弹力,好的海参,往地上一扔。啪,弹起来,这个海参就会蹦。

         记者:可以当乒乓球打了是吧?

         刘青莲:这个搁在地上弹得更高。

         2009年2万亩的海参池塘产出了40万斤鲜海参,这些大都被刘青莲一个人收购了。她把鲜海参加工成盐渍海参、干海参、即食海参、海参冲剂等产品。刘青莲认为她在本地发展海参加工,有她独特的竞争优势。

         刘青莲:他们说的这个利润是30%,我觉得我比他们潜在的利润比他们还要多,因为我这个自个儿育的苗,自个儿的地。自个儿设备开发的。

         现在刘青莲的海参产品销售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她的海参专卖店已经开到了北京、沈阳、锦州、营口等城市,因为有了海参产业的财富链条,加工出的产品价格便宜,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2009年她企业海参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

         刘青莲:三八妇女节那天的会上我说过,在实现自个儿梦想的路上,遇到多大的挫折和阻力,我不放弃,我非得实现不可,有一口气我就得干下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育苗 牙鲆 土地 水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