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女强人打造的财富链条


         刘青莲:这个可老费钱了。

         记者:怎么费钱?

         刘青莲:这不是四台车吗?我还有两台车,六台车一天一宿油钱一万元。

         到2005年5月,施工队一共开发出了15000亩养殖海参的池塘。刘青莲信心十足的去了一趟大连。她在大连的电视台和报纸登了招商广告,希望大连想养海参致富的人来凌海租她的池塘。

         花了一万多元钱的广告费,刘青莲就回家静等消息。

         刘青莲:手机24小时都不关机,我就寻思,万一谁在晚上打来电话呢,别把这个机会错过了。

         养殖海参投资成本高,一个100亩的海参池塘,租金、投苗、管理费用最少要100万。凌海市的海域历史上就没有生长过海参,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投资。刘青莲等了三个月,一位养殖户也没有招来。

         没人来租池塘,银行贷款还不上,企业资金紧张,让刘青莲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刘青莲:别人说啥我也高兴不起来,我看到别人笑,我都说人家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其实我还是自身压力大,一到每月25日,电费,开支,整个到月末了,就得需要一大笔资金,所以我心想特别特别着急。

         当初设计出租池塘、养殖育苗、加工销售这条财富链,仿佛距离越来越远。刘青莲的事业走进低谷,过去的女强人也开始了借债度日的生活。

         刘青莲:就是拿起电话给谁打,就是都得犹豫,号码都得摁了多少遍,才能摁出去,心里头有压力,怕人家瞧不起,怕人家不借呗,人家说不借,就觉得可上火了,脸面特别过不去。

         就在刘青莲最举步维艰的时候,一次机会送到了她的面前。这次机会可以让刘青莲马上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她却选择了放弃。

         2005年8月,一家水产养殖企业看上了刘青莲开发的池塘,想用750万从她的手中承包3000亩搞水产养殖,这是给刘青莲缓解资金压力的一次机会。

         李军达:我的观点,把这个地卖一块,卖一块把这个债务都还上,我说不要老背着饥荒生活,后来她不同意。

         看刘青莲不同意,已经被资金压的喘不过气来的丈夫李军达,就一个人跑去找要承包土地的人谈判。

         丈夫李军达:价格谈好了,计划明天签合同,因为我们俩也都达成协议了。

         为了转包出去这3000亩的池塘,丈夫李军达来给刘青莲做工作,甚至还放出了狠话。

         丈夫李军达:我说我不喜欢背着饥荒过日子,我说你要跟我过,就把这个地卖一块,把这个饥荒还掉。

         刘青莲:他说不卖就离婚,我说离就离,我说要不你就拿刀捅了我,完了我们俩就打起来了,就把凳子都飞起来了。

         记者:凳子都飞起来了?

         刘青莲:飞起来了,这凳子这儿剩四个吗,你看看缺两个,六个凳子。摔碎两个,这个一套东西花一万多元钱买的。

         其实这次家庭战争,夫妻俩都知道并不是彼此感情出了问题,而是两人面临的是开发的池塘没人租、没钱给员工开工资、以及银行巨额贷款带来的压力。

         刘青莲:欠外面钱,见人家太丢面子,抬不起头来似的。

         李军达:她晚上睡不着觉,这是第一。第二每天老是唉声叹气的,当时我不用问我也能看出她有压力。

         刘青莲:压力太大了,完了他也没处发泄,他就得跟我俩发泄,我也知道。

         刘青莲知道丈夫的用心,但是无论多难,她都不能把地转让出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育苗 牙鲆 土地 水产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