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长沙晚报报道了一则消息:公司副总放弃20万年薪回乡种红薯。这则消息经过国内的各大网站转载后,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在腾讯网上,一天的点击量就达到了26000多次,很多人认为这是炒作,谁会傻到年薪20万元的经理不当,回家种红薯呢?
彭焕新没有想到,一则消息会让他在一夜之间成为网上红人,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辞职前后身份的巨大反差让他担上了炒作的恶名。见到我们的到来,他及不可待地带我们到基地里看红薯。
记者:“你这个红薯一亩的产量有多大?”
彭焕新:“1000多斤到2000斤的样子,这一把就可以了,这个薯是最标准的。”
记者:“你说是哪一种?这个是最标准的?还是这个?”
彭焕新:“这个是最标准的。”
记者:“为什么要那么小的呢?”
彭焕新:“小的值钱。现在都是要实现迷你型的。”
记者:“就这一种值钱了是吗?”
彭焕新:“对对。”
记者:“这怎么卖?”
彭焕新:“这个在市场上现在卖7-8元一斤。”
两年前,彭焕新还是广西某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年薪高达20万元。两年后,这位公司高管却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家种起了红薯。彭焕新的举动多少让人猜疑,种红薯能比他当老总的年薪高吗?
彭焕新:“我种植这个香薯以及它的后续的产品研发所产生的效益,肯定要比现在我所拿到的20万元年薪要高,并且要高得很多,值得我放弃20万年薪去投入,不然,我不是傻子,是不是?”
彭焕新辞职回家种红薯源于2005年初,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消息,说浙江大学培育出一类“迷你”型红薯,这些具有红、白、橙、黄、紫等颜色的彩色系列红薯品种,因为个小,口味香甜,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销量不错。
彭焕新:“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呢,我当时就心里一动,回头来我就在网上搜集这方面的一些信息。”
彭焕新通过搜集到的信息得知,在一些高档的宾馆酒楼,一盘普通的红薯能够卖上20多元。而用红薯加工的淀粉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染料等行业,市场需求量大。
彭焕新:“我对这个事情已经考虑得非常非常深入,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划。”
2007年2月,彭焕新从广西南宁回到了阔别12年的湖南老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在争取到浙江大学和湖南农学院的支持后,他立刻找到了沙田村的村委书记易海龙。打算由村委会出面发动村民种植红薯,自己只做销售。
彭焕新:“我免费给我的种植户提供品种,免费提供技术辅导,免费提供培训,然后再以高价回收统一销售,我说这种事情应该是很好办的。”
彭焕新相信,只要有了村委会的支持,自己从浙江大学购回的6吨种薯很快就会种植下去,然而,在随后召开的村屯小组会议上,村民们对这个项目并不感兴趣。
种植户李桂芝:“就是不想种,因为种那个红薯没人要,收入不高。”
种植户任益福:“不敢种,我不敢种。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产量不高,一个怕他不要。另一个是怕他走了。”
虽然彭焕新一再解释自己的红薯无论个头、肉色还是口味都与普通的红薯有很大区别,卖价也会很高,村民们不但不相信,还质疑彭焕新既然这种红薯那么好为什么不自己种植?这次小组会后,只有十几户农户前来报名种红薯,彭焕新面临着6吨种薯没处种的压力,眼看租赁办公用地和购种薯投入的几十万元就要打了水漂,彭焕新很着急。
彭焕新:“我自己就在琢磨着怎么才能够顺利地实施我的第一步计划呢?因为我自己已经下定决心来做这个事情了,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看到彭焕新因为种植红薯的事陷入了僵局,村委书记易海龙给彭焕新出了一个主意。
沙田村支部书记易海龙:“农户最讲究的是实惠,就要看见东西,你不种一亩的东西人家也不想信,你来介绍技术认为那是空头支票。那是没有用的,整多整少都要搞一个基地。”
听了易海龙的建议,本来不打算自己种植的彭焕新这才觉得,建立示范基地的必要性,在易海龙的帮助下,他在沙田村租了50亩土地做为示范基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6-15/2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