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村土地抛荒需警惕 农村土地抛荒的五大原因


  二是要注重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科技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推广机制,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灌溉新技术,着力发展喷灌、滴灌、渠道防渗防冻胀、土壤蓄水补灌等灌溉工程技术,着力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大力选育抗旱涝能力强的优质种业,推动“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种业体系建设路径。

  三是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属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农业用水、电、路、信息、机械、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增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感。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和幸福生活指数。

  四是要加强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管理。农资价格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投入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低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低,这“一高一低”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农资价格监管,加强农资储备、调运,打击农资乱涨价;要加强对农产品价格保护,指导和培育优质农产品,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降低“剪刀差”对农业收益的蚕食。

  五是要加强农业灾害保险试点。灾害无法根除。要引导农民建立灾害保险意识,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进农业灾害保险试点,增强集体抗御与分散转移自然风险的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业部门主要应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减灾管理,包括产前预防、产中抗灾和产后补救。加强农业备灾,贮备救灾物资,建立种子、饲草、化肥、农药、柴油、水泵等抗灾物资储备制度。

  六是要审慎处理好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尽管各地都在开展对口帮扶、村建设、“三万”活动等,力图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但客观上看,城市对农村、资本对劳力的“抽水机”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特别是“片面城市化、自由市场化”等理论的误导,对“三农”问题的破解带来更多的干扰,值得理论界与实务界认真检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资价格 基础设施建设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