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甘肃农村公路建设“扶贫攻坚大提速” 疏通公共交通“毛细血管”


  “我们计划到2016年修通所有建制村的沥青路或水泥路,今后3年修路的里程几乎与过去几十年所修总量相当。”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近日对记者说,武山407个建制村中的295个已通沥青路或水泥路469公里,分别占建制村总数的72%和总里程的53%。

  武山是甘肃交通扶贫攻坚行动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缩影。2013年,甘肃确定包括武山在内的7个扶贫攻坚县作为通畅工程试点县,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按计划,7个试点县将在2016年底完成通畅工程建设任务,比全省提前两年。

  进入新世纪,甘肃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速公路高歌猛进,而作为公路交通“毛细血管”的农村公路建设却显得滞后。到2013年底,甘肃共有农村公路11.56万公里,全部乡镇修通沥青路,但16810个建制村中仍有42%没有通沥青路或水泥路,道路狭窄不平,通行能力较差。

  2013年,甘肃交通扶贫攻坚行动启动后,加大通畅工程建设力度,农村公路建设开始“提速”。2013年,甘肃投入45.6亿元完成通畅工程8000公里,远远超过甘肃省政府年初确定的3000公里建设任务。而从2014年起,速度还将加快,甘肃每年实施通畅工程1万公里,到2018年,全部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许多农民已从畅通工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武山县山丹乡周庄村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许多村民近年靠种大棚蔬菜致了富,尽管高速公路早就从村庄穿过,但村民一直为行路难发愁。村支书周正林说:“村里过去只有一条砂石路,拉菜的卡车进不来,我们只好把菜背到村口,再由三马子运出去装上卡车。而现在,新修的一条柏油路使村子与外界相连,水泥路也通到田间地头,卡车能直接开到大棚跟前,再也不用背菜了。”

  甘肃省公路局表示,将完善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各级政府也将制定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以保障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顺利实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 多渠道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