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贵州:打造富裕文明新农村 受益群众达1500多万人


 

威宁迤那镇大力发展党参种植,让当地群众致富。

水城县发那村,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个漂亮的小花园。

六枝特区阿乐村村民在上网室与远方的亲人视频聊天。

  新闻提示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贵州中国梦,贵州要建成一个不含水分、老百姓得实惠、人民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近年来,全省各地紧紧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活动,把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变成现实。

  目前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有16000多个创建点,覆盖9000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50%,受益群众达1500多万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是贵州省在“三农”工作中创造的成功做法,成为贵州省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全省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 身居风景区 致富各有招

  走进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大寨组,干净清爽的水泥路面,房屋灰色基调,砖块勾白缝,颇有几分新气息。

  年逾六旬的组长黄生强介绍,大寨组近80户,360余人,是一个布依族寨子。同其他乡村一样,组里大部分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从事着豆腐等食品加工、建房修路等建筑和传统种养业。

  大寨组位于三岔河畔,距纳孔民族旅游村寨400米。今年被定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去年以来,者相镇整合村建设资金、“整乡推进”项目资金上百万元,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村寨。寨子里夜晚有路灯,到各家有水泥串户路,去年已改造民居30栋,今年还将改造75栋。

  黄生强家住的是村里少数没有进行外装修的老房子。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了,自己偶尔为村民承建屋基、打点零工,每天最少能收入100元,一年能挣3万元左右,加上孩子们在外打工的收入,全家打算近期建新房,到时再内外装修一新,去掉破旧容颜。

  大寨人饮的是龙井水,村民有加工豆腐的传统和手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远近闻名的“豆腐”寨。随着磨浆机的推广,户均加工量扩大,但因为没品牌,无力扩大销路,加工户逐步减少。

  50出头的黄家林,一家人从事豆腐加工多年。他家加工的豆腐,沿用传统工艺,用酸汤点豆腐,入口不仅有弹性,还有淡淡的甜味。每天黄豆用量50斤左右,老伴负责加工,他自己骑着三轮摩托车,放着喇叭,走村串寨销售。三轮车上除了菜豆腐,还有凉粉、包谷饭等食品,成了村寨的一道“风景”。偶尔“旷工”,吃惯了他家豆腐的村民会盼望:“卖豆腐的怎么还不来?”

  靠着加工豆腐、凉粉等传统食品,早在上世纪90代初,黄家林就建起寨子里少有的砖房,如今,一家人的开销、积累,全靠着这个传统手艺。说到收入,黄家林有点保守,他说一天能赚百把块钱,但比打工自由,做多少,什么时候做,都由自己决定,一边卖豆腐,还能和众多乡亲聊天,因此很“享受”这份自在。同黄家林一样从事豆腐加工的,大寨组共有4户。

  55岁的王吉秀,从小学习蜡染手艺,嫁到大寨组后,在家里开设作坊,从事蜡染加工,王吉秀家有3个圆形的蜡染缸。今年的淡季已过,又进入了旺季,王吉秀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动工“开染”了,再过段时间,三个染缸就要“满负荷”运转了。

  王吉秀主要从事蜡染初加工,加工费论斤算,根据加工工序的繁简,工序从3到30道不等,加工费从每斤20元到100元。蜡染加工是王吉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主要靠这项家庭副业。王吉秀带着浓重的布依族口音告诉记者,布依族的蜡染,以纯天然植物为染料加工,因加工多年,技术得到普遍认可,客户靠熟人以及熟人的熟人,不用做“广告”,也有做不完的活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丘陵 绿化 休闲 土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