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武鸣县新农村建设“百花齐放”


  在村建设中,武鸣县率先在广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巩固建设成果,2012年武鸣县启动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对100个村屯实施3年的升级改造计划,打造一批生态名村、旅游名村、文化名村、经贸名村,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改造,村建设逐步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运输业、服务业、无公害蔬菜种植、水果产业……一个又一个的致富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武鸣农民的荷包越来越鼓,居住环境变得洁净美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完善。

  如今,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大家都期盼着“三月三”这一年一度盛大节庆的举行。

  伊岭村:比赛决定参加演出者

  在村建设中,武鸣县因势利导,推动伊岭村结合自身优势,以“协会+支部”的模式,打造和提升汽车运输服务业。目前,该村有运输车辆、建筑机械等600多辆(台),成为武鸣县名副其实的第一“汽车村”。

  3月28日,记者来到伊岭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别具风格、规划整齐的小洋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村道路旁种满了绿色植物。放眼望去,伊岭村就像坐落在大自然花园中。

  记者走进村民阮倩芳的家,这是一幢三层高的洋房,屋里的电器琳琅满目。“城里人家里有的东西,我们一样不缺。”阮倩芳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收入以干农活为主。后来买了辆车,参加了村里的汽车运输协会,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伊岭村委员会主任潘国宁介绍说,伊岭村有1520户村民,平均每3户就有一辆车,运输业让伊岭村村民变得富裕起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

  随着伊岭村经济收入的提高,村民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大。在村建设中,该村相继建设了图书馆、文化广场、塑胶篮球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潘国宁告诉记者,村里还组建了多个文艺队,广场上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前几天,为了决定谁能去参加"三月三"歌圩的文艺演出,村里的几个文艺队还专门进行了比赛”。

  林渌村:钱袋变鼓家园更美

  太平镇林渌村也是武鸣县村“百村示范”工程示范建设的一大亮点。2007年,林渌村西红柿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农业厅确认为太平镇无公害蔬菜西红柿基地,注册了“林渌牌西红柿”,创下了自己的品牌。之后,林渌西红柿远销北京、上海、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市,年销售量约2500万公斤,成交金额达3000多万元。随后,林渌西红柿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西红柿,建成了西红柿交易市场。

  3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一望无垠的西红柿种植地太平镇林渌村。一路上,记者看到村民或忙着采摘西红柿,或忙着打包、装箱。吆喝声、欢笑声和汽车的轰鸣声,在田野乡村间合成一首丰收歌。

  太平镇林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香妹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植西红柿时是各家各户分散种植,收入很低。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后,村里先后成立了西红柿专业经济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西红柿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平均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至4000元,有的甚至达到5000元至6000元。目前,该村种植西红柿共950亩,每年带来500多万元收入。

  变化的不仅仅是村民的收入。同时,旧房子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摆放杂物的场地建成了文化中心广场,村头的垃圾场变成了漂亮的花园,出村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这都是村建设给林渌村带来的新气象。以林渌村下岜屯为例,2012年,下岜屯被列为武鸣县百村示范建设重点村,全屯总投资175万元,热火朝天地种植绿化树、草皮,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通屯道路,修建了中心广场、篮球场、党群活动室,对村民的住宅进行外墙装修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惬意。

  据了解,2012年,武鸣共通过财政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三方合力,投入7000多万元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对第一批23个示范村全面推进民居统一立面装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大大地提升了农村的“美丽”程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蔬菜 生产基地 招商引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