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福州:百村竞赛,村庄富了美了


  新作风 新作为 新开局福州:百村竞赛,村庄富了美了

  本报讯 (记者 卢雅 林蔚) 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岸边花木扶疏、绿榕成荫;一排排花园式住房错落有致;村民俱乐部里,有网球场、田径场、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太美了!”在近日 召开的福州市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现场会上,福清阳下街道溪头村的美景引来与会人员的同声称赞,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

  据介绍,溪头村走出了一条发挥侨台特色,实行工农互助的村建设道路,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落户于村内的洪宽工业园现有136家企 业,其中台企98家,是我省承接台湾机电行业转移的主要聚集地。90%的溪头村民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入股企业,产业链延伸到每个家庭。通过村企联动、工业反 哺农业,溪头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正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后将集合休闲观光区、农产品加工区、果树种植区、大棚蔬菜区、闽台农业研发 中心等多项功能,现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

  自去年福州市开展村建设百村竞赛以来,90%的参赛村已形成1个以上特色产业,工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均高出当地乡镇平均水平2-3 个百分点。福州市委农办主任姜卫平告诉记者,各地在推进村建设进程中,认真总结山区、沿海、城郊等不同区域类型的资源禀赋,初步形成了工业带动型、特 色农业带动型、文化休闲旅游带动型等不同发展模式。

  “靠山吃山。”长乐古槐镇青山村支书黄雄秋说,青山村有3700多亩山地,以种植龙眼为主,同时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突出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和文化探源的地方特色。现在每到节假日,就有许多城里人到青山村游玩。

  与马祖列岛一水之隔的连江官坞村则是“靠海吃海”。作为全国闻名的“海带第一村”,大力发展水产育苗业、养殖业、加工业,去年总产值5亿多元,村集体收入1000多万元。

  产业发展,带来了人口聚集,公共设施也日益完善,福州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速,村容村貌也日新月异。青山村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村民房屋 立面改造;官坞村投资500万元建设环避风港生产便道,实施溪边内河整治……去年以来,福州共投入资金8亿多元,实施农村道路硬化、管网铺设、新增公园、 花木种植、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的项目296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大棚 果树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