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革命老区绘和谐新景 细节看新农村变化


  历史永远铭记:1934年冬,党领导下的西山红军武装起义爆发;78年后的今天,青神县西山丘区曾经的革命老区,正在村建设的热潮中描绘和谐新景。经停马槽寺村并建站的成绵乐城际铁路,让这个贫瘠的穷山乡旧貌换新颜,青神县门户村热闹开场……

  【关键词·婚恋】

  曾经的尴尬已成笑谈

  外地姑娘爱上老区人

  在马槽寺村,至今尚有几位“老光棍”,多年来,村里人一直觉得脸上无光。“现在可不一样喽,外地姑娘只要来一趟,就会恋上我们这个地方。各位,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明“自揭家丑”之余,不忘幽默一回,如今的老区人绝对可以挺直腰板。

  老区人的婚恋尴尬已经成为过去。2010年,在云南打工的小卜回家,着实让村里人热闹了一阵:这个2007年就外出打工的小伙竟然带回来个漂亮媳妇,地地道道的云南姑娘爱上了咱村里人哩!这说明了什么?一句话,马槽寺村摘掉了“穷帽子”!

  【关键词·产业】

  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技术成为发家致富杀手锏

  “卜新志从成都回来了,了不得,办了个家具厂。”

  “老李家的娃儿扩大了养鸡场,足足有上万只鸡。”

  “刘老汉和张大娘报名参加了老协会文艺宣传队,一天到晚精神好得很。”

  ……

  近两年,随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回流。客观而言,当年穷则思变的村里人外出打工是出于无奈,而如今大多一身本领,不管建筑上的门道还是种养殖方面的诀窍,谁都能说上一二。

  2005年起,当地搞起了技术能人比赛,有外出务工背景的人尽情“秀”了一回,就连村上一些涉及发展的会议也会受邀。朱君绘,养鸡有绝活;赵庆广,茶叶种植顶呱呱。这两位土专家,在当地是名人,不管哪家在这些方面遇到难题,一个电话,他们就会风雨无阻直奔田间地头。

  2000年以前,传统的水稻种植覆盖全村,2000年起大面积发展茶叶种植,如今,种粮的占30%,种蔬菜、茶叶、草莓的占70%。这是马槽寺村以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双赢”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环境】

  楼下做生意楼上看风景

  居住条件打了翻身仗

  马槽寺村,已今非昔比,当年的丘山地区,如今的交通动脉最前沿。总投资近2亿元、宽66米、长6.6公里的城际铁路青神站就位于马槽寺村,经“锦绣大道”直通县城。

  城际铁路拆迁农户的两个安置新村已陆续入住,均按川西民居风貌打造。两个安置点将新增街道8条,正在规划建设车站、客运站和站前广场。

  “说起村里人的居住条件,连县城里的人都羡慕不已。”刘光明粗略算了一下,一个三口之家的居住面积高达400余平方米,都是一楼一底或两楼一底的房屋,楼上住宿,楼下的门面用于经营。

  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我们未来的生活跟城里一样。在新村,餐馆、百货、农贸市场、电器,应有尽有。”村民李国强兴奋地说,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涌向这里,外地人可以经城际铁路到青神,“出车站,在我们这儿什么都能买到。”

  李国强所说的城际铁路青神车站与新家园一步之遥。11月1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正在加紧建设,而锦绣大道马槽寺车站安置点内,已经有20多户村民先行入住,有的开门做生意了,经营瓷砖、小超市等等,让人对这里的未来浮想联翩。

  【关键词·党建】

  凝聚人心促发展

  抬杠的成了“抬轿的”

  “只要党员有好的带富项目,乐于帮助群众、带富群众,就作为培养对象。”刘光明说,老党员、年轻党员、预备党员,在纠纷调解、经商贸易、种养殖发展中各有所长,不仅自己增收致富,还辐射带动邻里左右。

  预备党员、今年35岁的王洪亮在西龙场镇经营餐馆,在村里还有几十亩茶叶,不仅如此,还规模化种植风景树。一个人富不算富,王洪亮用自身的力量影响、带动村里人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发挥党员示范户示范带动作用,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创业致富行动中来。”刘光明满怀信心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田间地头 外出务工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