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在江浙一带农村地区的配送问题相对少,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家电产品要配送到农村,物流成本则明显升高。”上海某家电连锁企业负责人曹先生如是说。
“中西部地区由于山路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达2%,而在江浙一带物流成本约为1%。”曹先生表示,基础设施投入大、人工成本高企也推高了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物流费用。相比之下,在东部省份,政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较高,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也更大。
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看来,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环节太多,周转过程复杂,商品在途的保管、仓储、装卸、路桥费、折旧等物流费用太高;二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导致商品在途的漏损和消耗过多,从而加剧物流成本的上升。
而农村物流成本高企只是农村流通体系存在的诸多痼疾之一。如何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体系的整体效率,政府部门一直在酝酿解决方案。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有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流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并指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增加农村商业网点,拓展网点功能,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能力和营销服务水平。支持流通企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正从生产问题转向流通问题,流通正成为制约生产环节发展的最大瓶颈。”王先庆对本报记者表示,其中农村流通成为了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的最大障碍,这也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可以从流通环节寻找突破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意见》,重点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十分必要。”王先庆说,《意见》也说明政府已经开始充分注意到中国农村流通问题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
王先庆指出,目前社会对农村物流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全面,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技术,而且农村物流设施严重缺乏,投入严重不足。整个农村物流体系还处于“草创”阶段,只有零星的物流设施和少数网点,路径太少、通道狭窄、断点过多,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过长、损耗多、周转慢等,不仅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还导致农产品流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使供给和需求长期无法有效均衡。“要改善这种状态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
此次《意见》提出了五项支持政策:制定完善流通网络规划、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降低流通环节费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去落实这些政策。”上述专家表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8-09/10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