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一个编外村民当起新农村建设的家


在大村开展村建设,一直以来是各地村建设的难点。然而拥有212户、1000多人口的乐平市礼林镇戴村,却将村建设搞得风生水起:村民 们纷纷主动拆障,一天拆毕村内87座旱厕,还创下了村民主动义务投工投劳最多、建首个村级村网站等多项全市第一。村民们都说,这一切当归功于这个村的 “编外村民”戴泳。

7月31日中午,村民陆续从田畈上回到村里,记者趁此机会一家家采访,可是村民一见戴泳,都争着留他吃饭,把记者和采访的事搁到了一边。

一次蒙羞经历两次退款尴尬

戴泳是乐平市人民医院外科医师,大学毕业后离开戴村到城里工作。去年一次义诊,患者问起医生是哪家人。戴泳说,自己老家在戴家,立即有人笑起来:“戴家人好认,大晴天,礼林街上穿雨鞋的,叫过来问一问,准没错。”

这句玩笑话刺痛了戴泳,他决定要为家乡建设出一把力。戴泳被推荐为戴村理事会长时,不少村民暗笑他是个傻瓜。摆在他面前的是:村里连一条路都修不起来。

这个村到底有多复杂?一个佐证是:为修建一条进村水泥路,戴村曾两度集资30万元,都因土地调整、障碍物拆迁及资金缺口太大等困难无法破解而打了退堂鼓。

戴泳铁了心要修路,但修路最保守的预算也要140万元。在村里曾两次集资又两次退还的尴尬中,如何鼓起村民修路的勇气,成为摆在戴泳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戴泳横下一条心,先垫出14.5万元,又说服经销商戴荣宇垫资10万元,进村公路终于开工了。

不几天,通过一事一议定下的30多万元集资款悉数回笼,大家的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两次外出取经开眼界转观念

就在桥梁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戴泳的父亲却因心脏病住进了广州市的一家医院。戴泳含泪将父亲托付给亲戚,急匆匆从广州赶回戴家主持筑桥事宜。在他的感 召下,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村民纷纷返乡。浇筑桥梁那天,奋战在工地上的村民达100多人。高级木工戴荣鑑、石工戴万林主动放弃高收入从福建、浙江赶回, 主持大桥的设计和建设;粮食销售大户戴景海将火生意扔到一边,勇挑副会长重任,奋战在施工一线。

修路只是前奏,怎么把戴村建得漂亮?在戴泳看来:只有走出去,才能开眼界、转观念。

2011年,戴泳带领100余村民到乐平市临港镇盛埠村参观,之后又组织17位理事会成员到安义县、进贤县多个村建设点考察。

戴泳还邀请诸多亲朋免费给予规划设计、施工指导。如此,预算要140多万元的进村、环村公路,最后仅用63万就全部建成,工程质量获得景德镇市公路局高度赞扬。

人心齐干劲足矛盾少更和谐

由于办事公道,村民心服口服,纷纷主动拆障,“村里第一难”就这样迎刃而解。现在,在这些村民拆出来的空地上,行道树、绿化带、综合广场、大型洗衣池、灌溉水渠……一个个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没有一点阻力。

今年正月初六,一场自发捐资活动在戴家村中心广场热烈上演:会长戴泳1.6万元,戴荣宇1.2万元,理事戴长生6000元,戴某女婿杨有火4000元,村干部戴乾寿、戴荣生、戴生海各4000元……不到两个小时,箱里填满了30多万元。

截至目前,该村投入村建设各项资金达110多万元,累计投工投劳2200余天。

村容村貌大改变,但这不是村里最大的收获,让大家更振奋的是,全村风气变了,人心齐了,矛盾少了,干劲足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