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红古区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


本报红古讯(记者侯若志通讯员闫继海)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兰州市红古区农村,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村经济持续攀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红古区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注重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有力促进了村建设。在海石湾镇上海石村,一栋栋别墅式二层小楼映入记者眼帘。红古区在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安居工程中,创新开创“1+1”安置模式,打破纯货币安置模式,即以成本价提供190平方米的自住小二楼和80平方米的出租房各一套,这样可以保障农民在失地后还能有稳定收入。

红古区从基础设施入手,多方筹资,改善城乡接合部。海石湾镇平安路东口一带过去“脏、乱、差”现象突出,红古区多方投资1300万元进行改造,工程现已全面完成,昔日“龙须沟”变为新“花园”。窑街路项目总投资1680万元,路宽30米,从规划论证、征地拆迁,到建成通车仅用短短5个月时间,项目建成有效拓展了城市空间,盘活300亩土地。

近年来,红古区提出现代农业“双万元”发展目标,即突出特色立区,通过实施以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千亩优质果品示范基地、千亩露地新特菜生产示范基地、千头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万头养殖基地、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万头奶源基地以及万元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千四万”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力争在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80%以上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目前已建成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基地,推广种植菜花、芦笋等10多种新蔬菜品种,建成水车湾1000亩新特菜基地,发展沙红桃等特色林果2000多亩,建成新庄千亩优质果品基地,新增优质核桃1万亩。投资近千万元,建成集新品种示范推广、农民教育培训、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11年,红古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0.33亿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5元,增长13.7%。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设施农业 核桃 养殖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