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红”一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南溪区江南镇村综合体建设情况调查
◆核心提示:
村综合体是四川在深刻总结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是村建设成片推进的新突破和新举措。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村综合体,统筹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形成人口合理集聚、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前不久,市委书记杨冬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在筠连县调研时也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村综合体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
宜宾市村综合体建设进展如何?在发展中有何成功经验?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挑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走进南溪区江南镇,现场感受该镇在推进村综合体建设中的点点滴滴。
红星村村综合体村民聚居点
探索:建立“六红”党总支统筹连片发展
江水冲淘,河沙淤积,万里长江赋予南溪区江南镇的是一片开阔、平坦、肥沃的土地,让这个临江小镇先天就具备了发展农业的资源禀赋。多年前,江南镇便依据坝区土壤特点,将整个区域的发展规划成为蔬菜、水果、养殖三个主要产业带。
红星村,与周边红岭、红伟、红丰、红联、红林五个以 “红”字打头命名的村落并称 “六红”。 “六红”均位于长江岸边,与南溪城区一江之隔,土壤特点相同、产业发展相近,为了让这六个村实现捆绑发展、共同致富,江南镇按“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的思路,2010年成立了“六红”党总支,并由镇党委副书记钟毅任党总支书记,各党小组纷纷整合各类专合社的优势资源,以红星村为核心,着力打造“六红”村综合体。
一是设立专家大院引进农科专家,推进特色产业做大。红星村专家大院竣工于2011年,第一批入住的8位专家分别来自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重点单位,其中有两位博士、一位博士生导师。专家大院前方,是一片广阔的科研基地,各级专家会定期汇集大院进行科研活动,并对当地农户进行培训、指导。专家大院的落成,为“六红”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智囊团,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六红”形成了水稻制种、蔬菜种植、生猪肉牛养殖等一系列主导产业。红星村支部书记韩玉虎就该村产业致富算了一笔账:仅红星一个村,去年水稻制种便收入200余万元,早春蔬菜收入400余万元,秋菜收入200余万元,养殖收入100余万元。
二是依托专合组织和引进食品公司,推动产业做强。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江南镇在“六红”片区围绕蔬菜、水稻制种、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建立了八个专合组织,充分激发各类专合社的积极作用,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江南镇引进创立了宜宾江馥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强力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行“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采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形式,流转土地200亩,建立公司原材料供应基地,形成了8000余亩榨菜种植规模,辐射“六红”片区农户2000余户,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400余人。
三是着力打造新村聚居点。从2010年开始,市、区两级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红星村建设新村聚居点,先对进入聚居点的村民每人补助3000元,再对每户补助5000元。此外,区级还对每户补助了5000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目前,进入新村的居民已达53户,由于政府已先前投入400余万,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聚居并未对他们的日常耕作带来影响,而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推进,村民们的居住环境正日益改善。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座别墅式小洋楼错落有致,庭前院后既有花木绿化,又有菜地苗圃。聚居点不仅配有一座可以辐射周边村落的幼儿园,还有便民超市、卫生院、篮球场、健身场……
有群众满意的新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目前,“六红”村综合体已初具雏形,有了“六红”的经验,江南镇另两处村综合体建设也已启动。
挑战: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成制约瓶颈
对于村综合体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钟毅认为,人力资源的欠缺和土地的流转使用,是制约村综合体整体推进的两个瓶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04-05/10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