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省委1号文件聚焦“三农”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关于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日前印发,成为2012年省委1号文件。

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河北实际,从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高度, 全面部署全省“三农”工作,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政策具体、措施有力,有着很高的含金量,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农业农村更好更快 更大发展。

文件强调,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三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切实做到思想真重视、领导真加强、工作真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好形势。

文件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方针,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 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幸福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紧紧扭住“一产抓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成化创新、市场化运 作,切实把结构调优、产业调特、效益调高。在布局上出特色,积极调整全省特别是环京津地区种植结构,扩大高端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加大山 区、沿海、坝上等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农区畜牧产业带、山区优质果品产业带。2012年全省新增蔬 菜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万亩,新增优质果品面积150万亩,主要畜蛋禽产品产量提高10%以上,优质水产品产量提高8%以上。在 品质上出特色,健全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标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全面推行 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优质果品率达到70%以上,中高档蔬菜率达40%以上,优质水产品率达 50%以上。在品牌上出特色,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2012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60个。在营销方式上出特色,强化与京津对接与合作,打造冀 产鲜活农产品直销走廊,建设北京河北名优农产品直销中心,推进冀菜进京、净菜进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环京津区域为重点,围绕蔬菜、果品、苗木、 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形成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

紧紧扭住“腾飞计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县城经济,提高综合承载和吸纳带动能力,把县城打造成县域产业集聚中心、商 贸物流中心、人口转移居住中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大集团。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做优特色产业,做强示范园区,做响农业品牌,做大龙头企业,健全支持体系。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推进劳务输出向组织化、规 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2012年力争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实行分类指导,强化激励措施,力争全 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五年内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

紧紧扭住“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 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 乡村。2012年在永久保留的中心村或行政村中优选1000个村,重点建设、配套提升,两年基本建成幸福乡村示范点。其他村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和发展条 件,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什么问题急迫就先解决什么,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年内规划启动2000个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推进环 首都绿色经济圈精品新民居示范点建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水产品 花卉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