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心系“三农” 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不仅全面回顾了2011年我市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对2012年的工作做了翔实的安排和部署。”昨日,市人大代表陈小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报告指出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增加“三农”收入。这不仅对农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信心。

翻开陈小妹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忆往昔,心潮澎湃,看今朝,豪情满怀。“十一五”期间,芜湖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作为基层代表的陈小妹见证了村建设的点滴变化:结合丘岗地区特点,依托土地流转,花桥镇培育了大棚蔬菜示范片、中药材基地、油桃示范片、优质稻示范片基地等多项特色产业,去年实现大丰收。“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沉,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昔日落后的小村庄正向社会主义村阔步迈进。”谈到芜湖县花桥镇近几年的变化,陈小妹代表喜笑颜开,她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这都得益于全市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全力推动农村土地向经营大户、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流转。过去一年,全市推广种植超级稻50万亩,新增无公害、绿色食品20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205国道蔬菜标准园和蔬菜直销店现已建成,南陵蓝莓种植基地被批准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我市成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加快了现代化农业的步伐,为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陈小妹如是说。

跨进“十二五”的门槛,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丝毫未见懈怠。陈小妹表示,社会主义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她说,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村建设的成败。由此,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培养有知识、懂科技、敢创新的新一代农民显得尤为重要。过去一年,我市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4个县区图书馆和文化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6个农家书屋。陈小妹认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变乡容村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使农民精神生活中的“文化大餐”和城市市民一样丰富,这样才能凸显出新型农村魅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土地 油桃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