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恩施市2011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5亿元


  中国硒都网讯(记者 李明勇 通讯员 龚文慧 宋正艳)1月4日,恩施市白杨坪乡董家店村民何文彦喜迁新居。该市新村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以奖代补”政策的带动下,截止去年底,全市2011年 4546户“青瓦白墙木门窗”风格的特色民居已全部完工。共投入村建设资金5.5亿元,用于村特色民居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为保障村建设顺利开展,2011年,恩施市继续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的办法,实行“政府引导,部门帮扶,项目支持,农民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预算投入,引导市直各单位的项目资金向村建设倾斜。

  在资金投入上,该市财政支农资金在上年基础上新增1000万元,达到1240万元,乡集镇垃圾处理厂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湖北中烟在2010 年帮扶500万元的基础上,去年继续帮扶500万元,用于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民居新建与改造。市直各部门将重点项目倾斜到八大生态走廊建设村, 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1亿元,用于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放大资金投入效益,恩施市突出产业发展、民居建设、生态公路建设等工作重点,村特色民居风格统一为“青瓦白墙木门窗”,突出土家吊脚楼元 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做到美观、实用、节俭。进一步明确农民是村建设的投入主体,对乡镇、办事处实行“以干求助,限额定补”。各乡对农户建设特色民 居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补助到户”,按照改造奖补额度平均每户1万元,新建平均每户2万元的标准执行奖补政策。

  与此同时,该市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严格监管,在平时一月一检查,一查一通报的基础上,还分3次对全市2011年村民居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 收。按照“三个原则、五个环节”(能依山而建的不占耕地、能集中建设的不分散、能建民族风格的不建洋房,着力抓好规划、示范、宣传、引导、协调等五个环 节)以及民居风格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全市特色民居已全部验收合格,所有资金均按计划拨付到位,一批有条件的农户还将民居建成“酒店”、“农家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 部门帮扶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