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丹县东门村12栋宽敞明亮的新式居民楼组成新的社区化居住模式,还带动起新的商业街,与此相配套的园林式环境已具雏形;戈壁滩上兴起占地5000多亩的农民创业园,聚集了旱地西瓜、旱地谷子、油葵、玉米制种和优质饲草等特色种植业和双孢菇、规模养殖业等产业,带动人人就业,户户致富。三年时间,东门村已大踏步走上了“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村建设路子。东门村的变化,只是该县省级村建设试点的一个生动缩影,但足以让人感受到该县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
试点工作实施三年来,该县村建设交出喜人答卷: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533亩,双孢菇、红地球葡萄、精细蔬菜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建成规模化设施养殖小区39个,牛饲养量增加到2.2万头,羊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只以上,设施规模饲养量占到畜禽养殖总量的65%;今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7.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3.7%,位居全省前列;劳务输转规模稳定在6万人左右;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被命名为全省“农业机械化生产十强县”;水、电、路、渠、房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全省11个试点县中期评估考核中位居第三名。试点项目的实施,不仅成为山丹村建设的有力推手,而且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该县给全省村建设带来了能人带动的经验和启示。
认识:能人是推动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该县素有“小甘肃”的说法。经济构成方面,亟待更新改造的老工业基地,相对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有待开发的各种资源,刚刚起步的二三产业;自然生态方面,荒漠、湿地、雪山、草场并存,干旱缺水,生态脆弱……一系列共同的特征特点,充分说明了该县作为典型范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争取到省级村建设这个项目,对该县来讲可谓千载难逢,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最大限度地激活发展的要素,形成一个符合实际的长远机制,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则更显得至关重要。全省老工业基地,河西走廊必经之地和长年严重干旱缺水等诸多因素,造就和“逼”出了一大批数量可观的能人队伍,特别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逼”出去到西部创业并历练出一批“建筑大军”、“石棉军团”的领头能人和县内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三产能人、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能人、土地规模经营能人、设施农业科技能人、合作经济组织能人。其中,县域外拥有过亿、过千万、过百万资产的能人分别达到3户、60多户和800多户,这些能人当中蕴含了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积累了雄厚的创业资本并牵动着潜力巨大的人脉关系。能人众多成为该县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优势、资源禀赋和推进经济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该县县委、县政府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启用一个能人,就能聚集一批资金,汇集一批技术,凝聚一批人才,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在农村形成能人创实业带动群众创家业的全民创业格局,这是推进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对县情和能人的科学认识,找到了推动和加快村建设的金钥匙:能人,已成为该县最具潜力的发展资源,是主导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省列村试点,实现赶超跨越,必须要尊重能人,挖掘能人,扶持能人,引进能人,培育能人,启用和发挥好能人的作用,激活和带动县域发展全局。
实践:搭建平台,聚集要素快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对能人资源的科学认识,让该县找到了实施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了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09-2012年),确定了能人带动、全民创业、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创出一条祁连山冷凉干旱地区推进村建设路子的总体思路。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以2个试点镇、18个试点村为抓手推进试点建设,以能人带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劳动力成建制输转、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管理为重点推进农村制度建设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整合资源、多方投入,社会参与、积极帮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五条保障措施,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工作框架。搞好村建设,规划是前提,县上集中力量完成了90个村的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率达到82%,为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0-31/10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