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毗邻城区的示范村


  周边矗立的是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县域总部大楼;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旺铺和商住楼宇林立街区;一辆辆小轿车来往穿梭;路旁排列的是绿树荫浓、整齐划一的花木。如此现代化的“城市”景象,就出现在浙江瑞安市城乡结合部的红光村。
  村容整治建民居
  红光村隶属于安阳街道(原瑞安市莘塍镇),紧邻城区,人均收入超2万元,2200多人的红光村,村民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走遍全国天下,不如莘塍塘下。”改革开放初期,瑞安坊间流传着的俗话凸显出当地人的自信,红光村村民正是依靠走南闯北做生意、创事业走上了致富路。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回笼资金,红光村成了村里乡间的香饽饽。
  面对村居环境相对滞后、当地外来人员多、社会治安不稳等情况,村里提出了以村庄整治为载体,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村的目标。
  2002年,红光村开始编制旧村改造规划,实施拆迁改造,共拆除旧式民房515间,简易房、栏舍等261间,拆除面积5万多平方米。同时将征地返回的生活安置地进行规划开发,分两次分配给村民用于自行筹资建设,实现了“一户一套商品房”的目标,村民在二次分配中户均受益达到150万元。
  该村相继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公园、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并投入大量资金建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加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创建“温州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温州村庄整治合格村”等打下了扎实基础。
  民心工程惠民生
  “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后,村民开始将目光聚集在‘菜篮子’上。”村委会主任王章林告诉笔者。
  经过村两委的努力,红光村利用征地政策返回的土地,同开发单位联合开发了红光农贸市场项目,占地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共有摊位及店面122个,共计5000多平方米;还投入358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装修,成为瑞安市首家四星级的农贸市场。
  在农贸市场里,眼前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各个摊铺上摆放的蔬菜、水果更是琳琅满目,品种非常齐全。“现在9点多了才来买菜啊,能保证新鲜吗?”看到村民张女士挎着空空的购物篮在市场逛着,笔者很是惊讶。
  从张女士那里得知,自从红光村农贸市场建成以来,许多商贩非常看重该地段毗邻市区、消费高端、需求旺盛等优势,各种时令新鲜果蔬从瑞安各个乡镇甚至周边城市批发市场源源不断地运过来。由于需求旺盛,农产品流通频繁,“菜篮子”的品质容易得到有效保障,正常营业时间也会比一般农贸市场延迟近两个小时。
   红光村农贸市场全面实施规范管理,统一使用电子秤。市场内设有广播室、监控室、检测室、工商管理室、宣传栏、服务台、LED显示大屏幕、电子公平秤等服务设施,市场管理人员每天都会将当日的产品单价、检测结果公布在电子显示屏上,便于村民实时对市场进行监督。
  福利保障暖人心
  “丰衣足食紧跟随,吃好住好成小事;精神文明不落下,老幼保障是大事”。王主任告诉笔者,村集体利用租金收入给村民每人每年定额发放500元粮食补贴和3瓶煤气的生活福利,还连续4年由集体投资十几万元为全体村民参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100%。
  为了使老年人真正过上“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幸福晚年生活,红光村共投入资金450万元建起了5幢老人公寓,为全村128户200多位老人免费提供居住;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方面,村里在办公大楼里建立了休闲健身点,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并创办了“星光老人之家”活动室,新建村休闲广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村里还为150多位老人办理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每位老人能够按月领取230至330元不等的养老保险金;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发放100元生活补助费,切实解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困难。
  为发扬老一辈红光村村民勤恳、务实的创业精神,村两委还实施了“春泥计划”,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机制,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村里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考取研究生、大学本科和专科、重点中学的学生,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学子成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休闲 蔬菜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