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扎实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几点思路

  结合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我就下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几点想法:(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逐步解决竞争程度不高和金融服务空白问题。以资本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发展成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资本充足、合规稳健的社区性现代金融企业;引导农业发展银行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加快推进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建设,完善独立运行机制和考核体系;结合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控水平,督促全面开办各类支农信贷业务,巩固完善资金回流反哺农村的机制和渠道;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试点机构数量重点向农业地区、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和金融覆盖率低地区倾斜,有序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

  (二)加快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期货、担保分工配合、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解决少数长期经营不善、包袱过重、风险较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实际上将成为中小机构的重要增信手段。

  (三)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调动和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各地方结合当地农村地区特点,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有特色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充分发挥信用信息支持“三农”

  的作用。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改进农户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

  (四)继续完善财税、货币和监管等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涉农领域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建立规范的制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对重点涉农业务的适当补贴和扶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业务,增加信贷投放。针对不同的涉农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增强货币、财税和监管政策的协调性,逐步构建起正向激励的、长期化、制度化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扶持政策体系。

  (五)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现代计算机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在农村地区扩展低成本、低风险的基础金融服务提供了条件。可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在农村地区低成本地拓展存款、汇款、贷款和保险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有利于金融机构在维持财务可持续原则下,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

  (六)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扩展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创业保险品种,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人民银行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年关于金融支农的重点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学习借鉴其他部门、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虚心听取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真知灼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推动建立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户和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杜金富7月15日在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重点建议暨重点提案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品种 基础设施建设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