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特色生态旅游


  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逐步推进,上海长江隧桥的南北贯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庙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开发特色生态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庙镇如何依靠现有条件、利用众多机遇、面向上海市场,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特色生态旅游的全面开发。笔者在认真调研全镇农业、旅游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庙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的有力条件和存在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

  (一)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粮田面积4.6万亩,蔬菜、西红花、林果等农业特色经济面积1.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0.6万亩。现有特色品牌农业3个,其中世博会特供果品翠冠梨1200亩,崇明金瓜1000亩,西红花1000亩。全镇年产粮食4000万公斤,蔬菜5000万公斤,水产700万公斤,家畜9.2万头,家禽20万羽。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亿元,增长5.2%。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1)农业基础性建设逐步完善。随着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庙镇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完成了涉及15个村、区域面积1.68 万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改造了5.02万亩中低产田,规划建成了农田成方、路渠配套的设施粮田;搞好了涉及南星、联益2个村1310亩的菜田设施项目建设;通过调优农业结构和品种,形成了1200亩翠冠梨生产基地、1000亩崇明金瓜生产基地和1000亩西红花生产基地;开展了千亩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和机械化育秧基地建设,抓好了8366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推广工作;圆满完成了村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新建方涵716道、圆涵538道,整治横河54.84公里、泯沟69.65公里,宅河疏浚80公里。

  (2)农业软实力开发逐渐增强。近几年,庙镇通过食品认证、品牌创建、科技研发和技能培训等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全镇3911 公顷农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形成了“馥怡”农产品品牌,“馥怡”系列农产品翠冠梨、柑桔、葡萄等通过绿色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其中翠冠梨2009年被国家认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和上海市著名商标,并批准成为上海世博会特供果品,同时“崇明金瓜”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获得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通过对西红花提纯复壮技术的研究和成果推广,促进了西红花高效种植的发展,2009年西红花总产值达4500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农民培训机制,开展了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和林业养护等方面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15期以上,培训人数达2000人以上。

  (3)农业区域化发展初具雏形。几年来,庙镇根据现有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农业区域化发展的“四大产业链”。一是南部以联益村千亩翠冠梨果品基地、千亩金瓜-水稻轮作基地为龙头,基本形成了标准化、商品化翠冠梨、金瓜产业链;二是中部以和平村千亩设施蔬菜、西甜瓜基地为依托,完善了有效招商机制,加快了对周边地区的延伸辐射,建立形成了规模化特色蔬菜、西甜瓜产业链;三是北部以市药材公司为产业支撑,实施深度开发,不断做大做强西红花产业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特色的绿色农副产品产业基地;四是充分发挥全镇2万多亩生态林的资源优势,庙港村中华绒毛蟹、爱民村妃煌鸡的品牌优势和南、北临江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二)旅游开发现状

  1、旅游开发基本概况

  庙镇历史悠久,是崇明的四大名镇之一。全镇区域面积为95.34平方公里,共有2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5.8万人,境内有陈海、宏海、北沿、合作等市县级公路,南红、南新、南海、南建、南跃等公交线路经过镇域。生态农业上,初步打造了果林经济、生态林、产业基地三大板块,具备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条件;基础设施上,域内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高档老年公寓1座,农家乐床位若干,旅馆、饭店等齐全;历史人文上,崇明西部著名的佛寺圣地无为寺位于镇内,同时老年歌舞队和民间乐队常年活跃在各村队。庙镇是一座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于一体的新型古镇,具备打造生态庙镇、文化庙镇的实力和潜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态农业 土地 红花 森林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