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新世纪·新十年湘西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


  吉首市河溪镇位于湘西州府东南部,距吉首城区19公里,辖11个村,1个社区,9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2796人,是湘西州22个工业强乡强镇之一,素有吉首市“东大门”美誉。近年来,该镇党委按照“调结构,建基地,主导产业显特色;兴科技,办园区,依靠典型促整体;抓招商,促开发,城镇建设迈大步;抓落实,干实事,整体工作争一流”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富镇、产业富民、科技强镇、教育兴镇”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兴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发展树形象,富民强镇奔小康,党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四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3.8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3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00万元,全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25元。

  团结出智慧,齐心谋发展,重点突出决策的科学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带领河溪镇快速和谐发展的火车头,正是该镇党委一班人。

  河溪镇党委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将党委一班人的思想统一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党委先后召集各村党支部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等多方代表座谈会,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打造“富裕河溪、秀美河溪”的科学决策。该镇对年初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并纳入党委成员年终考核,形成了抓经济的合力。同时,他们还对行政干部实行模块化管理,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对村干部实行绩酬挂钩,量化考核;对部门干部实行民主评议,纠风为民。由于考核过硬,兑现严格,形成全镇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2009年,该镇荣获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全州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市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全市四个文明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该镇党委书记说:“发展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正是党委一班人精诚团结、科学决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突出农民持续增收

  该镇按照“产业抓重头、企业抓龙头、产品抓拳头”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发展农业,主要抓好“三调”:一是龙头调大。多形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了以资源型企业、循环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矿产品加工企业四大工业体系。橡胶、木材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9家规模企业培育初显成效,投入产出效益明显增加,边城醋业通过挂靠农科院校,采用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方式,打造全国首创无盐香醋,在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产品畅销全国,年创产值1200万元。2009年,全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619万元,企业上缴税金836万元。河溪镇叉尾鮰鱼养殖基地通过联姻重庆、贵阳等地畜制品加工企业,得到逐步壮大,目前基地拥有网箱820余口,年产鲜鱼516吨,产值达 212多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有效解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如边城醋业解决了张排村100多农民就业;电站化工解决了持久村200余人的就业;西南地区畜制品加工企业每年为养殖户销售鲜鱼350吨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二是产业调特。突出发展椪柑、水产、无公害瓜菜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一步配套完善了千亩精养殖示范区、千亩无公害椪柑基地及公路沿线大棚蔬菜基地,形成了以马鞍村村为核心的“林果”、“经作”、“蔬菜”、“网箱养鱼”四大产业园区。

  同时,依托的交通优势和城郊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城郊型农业和订单农业。如张排村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村一品的集约化基地农业,把“湘西红提基地”建设作为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来抓,以产业化经营的理念进行生产,结合“太阳岛”生态旅游区建设,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休闲、体验农业,走旅游区+农业基地的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村共种植湘西红提154亩,预计产值将达150万元;库区网箱养鱼基地通过挂靠鮰鱼加工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饲料和种苗,成鱼实行保底价收购,养殖户积极性高涨,预计今年鮰鱼养殖将达到1000口网箱,年产量620吨。三是机制调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出了以 “企业+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农户”新型发展模式,全镇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1个,充分发挥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村建设中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人居环境 强化 楠木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