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我县新农村建设展新貌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远远望去,钟管村新村俨然是一个仿古式的别墅群。篮球场上,几位放假的同学打球打得热火朝天。

  从2005年开始,钟管镇按照“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原则,将原来21个自然村规划成一个中心村,五个居民点。今年按照“两规合一”的要求和本村实际现状,规划成一个中心村和一个居住点。中心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农户自建”的模式。目前,已有120多农户建设完工,今年年底将达到180户。

  钟管村党支部书记唐新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村通过存量资产的盘活,引进了尚坝包装纸箱厂等10多家企业进驻,每年村集体资产租赁收入达40多万元。 “不算不知道,算算原先的死角落也都财源滚滚。”唐新康说,以前,零零碎碎的小鱼塘300元一亩也无人问津,整理后租金达到了七八百元,成了抢手货。

  村集体经济富裕了,道路平坦了、路灯亮了,钟管村这几年花大钱为村民建成了傅云龙纪念馆、数千册书籍的图书馆、乒乓球室、便民超市、老年活动室等,增强了村民生活幸福感。“篮球场旁边还新建了戏台,我们以后看戏很方便。”老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钟管镇东舍墩村:率先推行“记账式”管理模式

  盛夏时节,走进钟管镇东舍墩村内,鲜花吐艳、绿树成荫,一幢幢农家别墅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笔直。“活了这么大半辈子,现在能住在这么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村中,以前想也不敢想。”村民倪信毛居住在这样的环境而备感自豪。而这样的新村模式得以顺利推广,得益于东舍墩村2003年以来开展的“记账式”管理。

  所谓“记账式”模式就是在进行村庄复垦、村建设中,对于率先向新村集聚的农户先丈量好他们旧房屋的面积,待复垦后一次性补偿经济损失,多的有五六万,少的也有两三万,从而克服了建设新村与村庄复垦的矛盾。

  2004年,东舍墩村就率先开展了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对于村建设,更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效性管理。而东舍墩村以前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成,拥有14个自然村, 498户农户,自然村分散杂乱,对推进新村集聚有一定难度。早在2003年,东舍墩村就对村建设进行了规划编制,把自然村合并成6个新村居住点,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率先向新村集聚,大力开展村建设。今年,东舍墩村被列入和美家园创建村,结合村现状和今后远期发展规划,又进行了村庄总体规划,由原来14个自然村拆并到一个居住点。东舍墩村村支书张小乐告诉记者,他们将力争通过三年计划使农户在新村达到全覆盖。

钟管镇沈家墩村、新联村:跨村置换打造联合中心村

  “用5—10年时间,实现村庄集聚,规划建造一个包含种养区、工业区、新村规划区的现代化村。”这个规划在钟管镇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梅新章心中已经盘算了很久。

  “农村住房面积大,居住都比较分散,通过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可以把撤并的零散自然村和需要整治的‘空心村’宅基地,改造成为耕地,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节约集约用地,让土地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还可以把安置的建房户集中到中心村统一建造,有效提高村庄建设的集聚度,彻底治理老村庄的脏乱差环境。”梅新章告诉记者,虽然跨村置换土地问题比较多,工作开展起来难度也大,但对于今后两村的发展和改善村民的生活来说这是件大好事。

  根据沈家墩村和新联村的实际,上一轮规划中,把沈家墩的路字圩与新联的中心合并规划成一个居住社区,并跨村进行土地置换。今年按照村庄集聚两规合一的要求和两村实际,规划建设成一个联合中心村。2010年联合中心村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建农房60户。

雷甸镇镇西社区:为经济发展赢得空间

  7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雷甸镇村洋北新社区建设工地,见到的是一派火热的场面。机声隆隆,运送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一幢幢房屋正在加紧建设中。

  “确保今年年底主体工程结顶,力争一年半时间内完成小区的建设,交付使用。”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小区现在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

  项目选址雷甸镇镇西,规划总用地面积38.3公顷,规划居住农户1200户,成套住宅2600多套,总计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一期雷甸镇村新洋北社区,由洋北村和雷甸村、光辉村各1个组的村民组成,计划安置农户415户,规划占地面积205.6亩,总建筑面积17.86万平方米。配套9个班 33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和116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和居民活动场所,完全按照城镇小区的建设标准建设,整个小区的容积率为1.35,绿化率为 3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 项目建设 建设工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