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群众说:“只要自己有钱花,住啥房屋都一样。”
有的群众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既可以关牛羊,又可以住人的房子里,很方便,用不着改来改去,浪费钱财。”
有的群众说:“建新村,住楼房,走平坦的路,过现代文明生活,那是城里人的打算,不是我们乡下人的奢想。”
甚至连个别干部也这样讲:“农牧民现在虽然有了钱,但不一定愿意把积蓄拿出来修房造屋、大兴土木。”
面对先进思想与陈旧观念的撞击,林芝地委、行署的领导坚信:“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只要真诚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能点燃群众的创业热情,造福一方百姓”。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大家看。”他们决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
于是,林芝地委、行署把改造农房较早的工布江达县和各县改造农房较早的乡(镇)、村作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典型,在做好群众思想和发动工作的同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各级领导蹲点指导,解决群众在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很快,工布江达县扎木村、坚村、嘎木村、新生村、仲村、阿沛村、朗色村、雪卡村的旧貌在人们的目光里迅速消失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座座规划合理、错落有致,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村,特别是那一栋栋宽敞、明亮、安全适用的农牧民新居更是令人眼热……
2006年1月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前往林芝地区调研时,冒着凛冽的寒风沿途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工布江达县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和新村建设后,高度赞扬:“工布江达县的新村建设为全区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林芝地委、行署也乘势而上,在工布江达县及时召开现场会,让全地区县、乡(镇)、村的党政领导和农牧民代表实地参观工布江达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亲身感受安居工程给农牧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实惠。许多乡(镇)、村领导和农牧民代表眼看工布江达县不少村寨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了模样,村民也住上了人畜分开像别墅一样的新房,眼热心急之下说出一句话:“工布江达县能干的事,咱们也能干;工布江达县的村民能住上好房屋,咱们也能住上。”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盛开春满园。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在工布江达县的召开,实现了群众对安居工程“要我建”到“我要建”的重大转变,广大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安居工程建设的热情也像火山一样喷发了出来。邻帮邻、户帮户,一下子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热潮……
全面推进 让群众全都住上安居新房
随着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迈出第一步、富裕起来的朗县达木村村民发现当初自己建成的房子,已经有些“落后”于潮流,于是,他们又纷纷开始了重新改建扩建的工作,要和后来居上的村寨一比高低……
然而因为交通制约,地处“高原孤岛”墨脱县的马迪村,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用上充足的电,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强不息,在2006年底那个寒冷的冬天,村民们同样住进了宽敞明亮、暖意融融的安居房。
前几年,工布江达县的桑生村群众还在山沟里住着低矮阴暗,人畜混居的房屋,忍受着大骨节病的煎熬和折磨。2006年,全村21户人家也都从山沟里搬到了318国道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彻底摆脱了大骨节病的折磨,用上了方便充足的电,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党的声音。村民们感慨万千:“人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必须要有好的医生;百姓要过好的日子,必须要靠共产党……” 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75岁村民德吉感触良多,道出了心窝里的话:“今天我住上新楼房,过上舒心的日子,享受光明的生活,这幸福不是达赖给的,也不是求神拜佛来的,而是共产党给咱老百姓带来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20/10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