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县墨脱村的集中连片安居房。
素有“西藏江南”之誉的林芝大地,壮美的山川,茂密的林海,碧绿如翠的湖泊,奔流不息的河流,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旅游者的眼球。而今,这一切已不再是唯一最美丽的景色。徜徉其间,一道新的风景更加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从工布江达到林芝、米林,从波密、察隅到朗县、墨脱,从尼洋河畔到雅鲁藏布江两岸,从公路两旁到密林深山,一座座规划有序、错落有致、生态环保、民族特色浓郁、建筑风格各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新房新村,不仅装扮着林芝的秀美山川、碧水蓝天,而且还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
蓝天白云添新色,密林深处有人家。
林芝地委书记、人大地区工委主任赵合感叹:“这一切,都源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都源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都源于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来自区内各地市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区市学习、参观、考察团,到林芝实地参观、考察了林芝地区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后,也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理念、做法赞不绝口。
率先一步 找准村建设的突破口
位于雅江河畔的朗县达木村,只是一个有着88户人家、366口人的小村庄。2002年前,在当地政府和福建省援藏资金的帮助下,达木村人结束了溜索飞渡雅江的历史,有了安全出行的现代钢桥。
“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困扰之后的达木村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格桑拉姆的带领下,奋发图强、自筹资金、互帮互助,从拆下房檐上破旧木板的那一刻,开始了他们改变昔日贫困落后面貌、建设新村的第一步。”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达娃介绍。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仔细考证下来,它可以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西藏安居工程建设第一村”。因为谁也没有想到,正是在这个村6年前开创农房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林芝地区才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始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也由此催生了全地区上下全面推广、迅速铺开安居工程建设的大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鉴于林芝地区相对优势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相对较好的发展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林芝地区要在全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林芝这个拥有18万人口、1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要在全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突破口在哪里?带着这一问题,林芝地委、行署领导带领8个工作组沉到了基层……
“抓住了‘三农’工作就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抓住了改善农牧区面貌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这是赵合等林芝地委、行署的决策者们和各级干部踏遍全地区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集思广益后的共识。
于是,他们立足实际,坚定地提出了“在改革创新的观念上先行一步,在改革创新的思路上高人一招,在改革创新的举措上胜人一筹”的发展理念和改变农牧区面貌的“六通一改”的小康建设意见。由此,从2003年起,林芝地区就开始了名为“农房改造”的农牧区安居工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在解决好群众的温饱之后,要继续高度重视农牧区工作,在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完善小城镇功能的同时,要以农房改造和建设村为突破口,引导群众正确健康消费和过现代文明新生活,为率先在全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时任林芝地委书记、人大地区工委主任白玛朗杰和时任林芝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赵合等林芝地区决策者们向全地区各县提出的要求。
在安居工程建设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林芝地区紧紧围绕这一原则,坚持首先从完善和加强群众发展基础着手,并将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工布江达县作为安居工程建设(当时称“农房改造”)试点县。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林芝地区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也如此。石头砌墙、木瓦盖顶,楼上住人、楼下圈畜,是农牧民长期形成的居住生活习惯。因此,安居工程建设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些落后观念的抵触——
有的群众说:“只要自己有钱花,住啥房屋都一样。”
有的群众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既可以关牛羊,又可以住人的房子里,很方便,用不着改来改去,浪费钱财。”
有的群众说:“建新村,住楼房,走平坦的路,过现代文明生活,那是城里人的打算,不是我们乡下人的奢想。”
甚至连个别干部也这样讲:“农牧民现在虽然有了钱,但不一定愿意把积蓄拿出来修房造屋、大兴土木。”
面对先进思想与陈旧观念的撞击,林芝地委、行署的领导坚信:“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只要真诚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能点燃群众的创业热情,造福一方百姓”。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大家看。”他们决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
于是,林芝地委、行署把改造农房较早的工布江达县和各县改造农房较早的乡(镇)、村作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典型,在做好群众思想和发动工作的同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各级领导蹲点指导,解决群众在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很快,工布江达县扎木村、坚村、嘎木村、新生村、仲村、阿沛村、朗色村、雪卡村的旧貌在人们的目光里迅速消失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座座规划合理、错落有致,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村,特别是那一栋栋宽敞、明亮、安全适用的农牧民新居更是令人眼热……
2006年1月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前往林芝地区调研时,冒着凛冽的寒风沿途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工布江达县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和新村建设后,高度赞扬:“工布江达县的新村建设为全区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林芝地委、行署也乘势而上,在工布江达县及时召开现场会,让全地区县、乡(镇)、村的党政领导和农牧民代表实地参观工布江达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亲身感受安居工程给农牧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实惠。许多乡(镇)、村领导和农牧民代表眼看工布江达县不少村寨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了模样,村民也住上了人畜分开像别墅一样的新房,眼热心急之下说出一句话:“工布江达县能干的事,咱们也能干;工布江达县的村民能住上好房屋,咱们也能住上。”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盛开春满园。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在工布江达县的召开,实现了群众对安居工程“要我建”到“我要建”的重大转变,广大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安居工程建设的热情也像火山一样喷发了出来。邻帮邻、户帮户,一下子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热潮……
全面推进 让群众全都住上安居新房
随着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迈出第一步、富裕起来的朗县达木村村民发现当初自己建成的房子,已经有些“落后”于潮流,于是,他们又纷纷开始了重新改建扩建的工作,要和后来居上的村寨一比高低……
然而因为交通制约,地处“高原孤岛”墨脱县的马迪村,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用上充足的电,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强不息,在2006年底那个寒冷的冬天,村民们同样住进了宽敞明亮、暖意融融的安居房。
前几年,工布江达县的桑生村群众还在山沟里住着低矮阴暗,人畜混居的房屋,忍受着大骨节病的煎熬和折磨。2006年,全村21户人家也都从山沟里搬到了318国道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彻底摆脱了大骨节病的折磨,用上了方便充足的电,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党的声音。村民们感慨万千:“人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必须要有好的医生;百姓要过好的日子,必须要靠共产党……” 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75岁村民德吉感触良多,道出了心窝里的话:“今天我住上新楼房,过上舒心的日子,享受光明的生活,这幸福不是达赖给的,也不是求神拜佛来的,而是共产党给咱老百姓带来的!”
短短几年时间,林芝地区按照“实事求是,就地、就近、就急、自愿、可行,先易后难,梯度推进”的原则,就使一座座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红绿相间,与山水相依,与大自然相融的环保新村、旅游新村和小康示范村,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西藏江南”,彰显出高原社会主义村的无限生命力。
不仅如此,林芝地区还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紧紧围绕农牧区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改变面貌“六通一改”的目标,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借外力、重内力、挖潜力,激发创造活力,采取政府补一点、援藏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汇聚组织帮扶、企业援助、社会捐赠等各方面的力量,在全区率先进行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2006年11月,在林芝地区召开的全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上,张庆黎、向巴平措等自治区领导对林芝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的做法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2006年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号令后,林芝地区在安居工程实施、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又采取“政府主导、民办公助、分级负责、奖补结合”四种方式,做到“八个结合”,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强基固本相结合、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村的大目标和自治区的总体要求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相结合,与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活风俗和居住习惯相结合,与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和适度集中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相结合,与转变群众的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并注入“人文背景、生态环保、节能减耗”等理念,大力推广运用梯形彩钢环保铁皮、新型替代建筑材料,降低对木材的使用量,减少对树木的砍伐,要求安居工程建设既要突出当地民居特点,又能够安全适用,建设环保沼气,普及新式炉灶;整治村容村貌,改善饮水条件,确保农牧民住得放心,住得省心,住得开心。同时,全力做好“统筹、激活、吸引、争取”四篇文章。即:有效统筹和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激活农牧民群众投资主体,建立和推广“金卡”、“银卡”等信贷制度,进一步调动农牧民群众自觉参与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群众建房面积、规格、位置及建房对象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层次的财政补贴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农牧民安居工程项目中的水、电、路、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牧区整体面貌;加强与对口援助省、市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更多的援藏资金向农牧区倾斜,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成果源于落实。
林芝地区及时成立了由地、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小康社会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村建设领导小组,地、县均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加强对“三个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了地、县两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各部门对口联系点制度,并要求在工作中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把抓好“三农”工作、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入点,把农牧民安居乐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村的突破口,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解决在增收致富和安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有序推进,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钱为民所花。” 由此,林芝地区又迈出了以农牧民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村建设崭新而坚实的步伐……
林芝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卓嘎告诉我们,截至2008年底,林芝地区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不仅使21101户、12万人、90%的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而且还使9.6万、77%的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3万多名农牧民用上了沼气,乡(镇)通电率达89%,行政村通电率达71%;农村公路里程达3059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车率分别达 87%和81%。同时还完成了40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今年,林芝地区在投入资金4.15亿元,完成安居工程4146户,使100%的农牧民群众住上安全适用的安居房的同时,到年底,还有2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出行难的问题、40个偏远行政村的用电难的问题、92个行政村的饮水难的问题、3个乡镇20个行政村的通邮难的问题、17个行政村通固定电话和25个行政村的移动通信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还将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任务。
安居乐业 农牧区发展中的新征程
“西藏的村建设必须建立在广大群众认可和参与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农牧民吃饱住好,还要让大家有活干、有钱挣,让大家尝到甜头、看到希望,在温饱的基础上更加宽裕,在安居的基础上更加乐业,在幸福的基础上更有信心。” 这是2006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林芝地区调研时对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寄予的殷切希望。
林芝地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虽然这里气候温和,土质肥沃,资源丰富,但依靠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条件早已实现了温饱的农牧民群众,前些年依然没有走出生产经营传统、单一、粗放的圈子,生产生活主要来源于“木头经济”。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对林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林芝地区农牧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一下子陷入了低速增长的困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棘手问题,林芝地委、行署在以农牧民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村建设中,坚定地遵循着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首位,把实现农牧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引导”上下功夫,在“优势”上做文章,在发展中挖潜力,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符合林芝实际的发展路子,在鼓励群众固基础、搞采集、跑运输、进市场、做生意和参与工程建设、旅游服务、发展多种经营、向小城镇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增加收入的同时,按照“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努力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带、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乡村、特色龙头企业、特色品牌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迅速开辟出了一条条群众持续、快速增收的新途径,实现了农牧民安居又乐业的心愿。
初冬时节,当记者又来到号称“西藏安居工程第一村”的朗县达木村采访时,除了随处可见农牧民群众正在改建扩建自己房屋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外,最大的感受还是群众的发展激情和决心。村党支部书记格桑拉姆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筹建一个藏香猪养殖基地和一个完全由农牧民群众经营的度假村,村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米林县多卡村村民晋宗在自己的蔬菜大棚温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指了指嫩绿的各种蔬菜高兴地说:“以前一块地就种一样东西,现在我们学会了科学种植新技术,地里种的品种多了,产量高了,收入也增加了,就这一座温室每年就能收入6000多元,这比以前可翻了好几倍。”
现在,林芝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藏香猪、藏鸡特色畜牧养殖带、藏药材、优质水果种植带和优质水稻、莲藕、人工促繁野生天麻、朗县“两椒两桃”基地等“八大产业带、三大基地”,涌现出了9个藏香猪、藏鸡养殖和辣椒种植等特色产业专业乡(镇)、34个特色产业专业村及一大批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
与此同时,林芝地区在农牧民安居乐业上,还依托资源优势,在扶持培育了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坚持以战略眼光抓品牌,用品牌引领市场,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地区开发出的以藏羚羊酒、大峡谷酒、米林蕨根粉、墨脱石锅、察隅雪域小江南系列产品、朗县朗香系列产品和波密县古乡蜂蜜、易贡菜籽油、水磨糌粑等一系列特色产品,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产品影响力日益增强,已让群众尝到了发展特色产业的甜头,还有察隅县的大米、莲藕、花生、枇杷、油桐,林芝县的玉米、土豆、无公害蔬菜,米林县的优质水果、藏药材,朗县的花椒、辣椒、核桃、野山桃,工布江达县的藏猪、藏鸡,墨脱县的香蕉,米林农场的“嘎玛”瓜果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已推向国内外市场,让农牧民也得到了实惠。
一份来自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林芝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一直位居全区之首,在去年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后,今年又有望达到4867元,同比增长15%。”
“安居才能乐业,环境展现生活。”
随着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梦想成真和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林芝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从不显财露富的农牧民纷纷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正确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手机、电脑、高档沙发、茶几、席梦思、太阳能热水器和汽车、摩托车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寻常百姓的家。朗县卓村的小卓玛还对记者这样说:“就连世世代代用的酥油桶也开始渐渐退出农牧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舞台,成为陈列品,现在大家打酥油茶都用上了电动搅拌器。”说着说着她便起动了搅拌器按钮,几分钟时间,一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酥油茶就打好了。
“这一切似乎是梦,却又是活生生的现实。”小卓玛深深地感慨。
许许多多曾在林芝地区工作过的干部职工,重回故里看到林芝农牧区今天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看到农牧民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也如是夸赞:“‘安居工程’不愧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时下,虽是高原的冬季,但放眼林芝大地,处处依然满目葱翠,生机盎然。一座座色彩斑斓、民族特色浓郁的新房新村,在冬日的阳光下映衬着江河湖泊、青山绿水,熠熠生辉;一张张安居乐业的笑脸,折射出广大农牧民今天舒心的日子和无比美好的生活。在他们心里,坚信着这样一条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才有西藏繁荣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