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杨河村的循环经济链(组图)


  循环农业结出硕果。

  11月11日,记者来到了本市北辰区双口镇杨河村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的冬天好像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刚刚过了立冬,天气就寒冷得让人仿佛置身于三九天,而在村民任怀才家的食用菌大棚里,一家人却干得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影响。

  记者走进大棚一看,大棚内一片漆黑,仅棚口处有微弱的灯光,顺着灯光隐约可以看见棚内搭设有8层立体棚架,每层都长满大小不等的双孢菇,灯光下一位大嫂正在对刚刚采摘下来的双孢菇进行去根处理。成熟的双孢菇每个大约直径4至5厘米,既小巧又雪白,很是可爱。记者很奇怪,一般的蔬菜大棚都是光线充足,这里怎么会这么昏暗呢?任怀才回答:“种植双孢菇是不需要灯光的,在阴暗的环境下菇才会长得洁白、肥大,若光线太强,表面会硬化,畸形菇就会增多,其价格就会差很多。我们在这里搭设了8层立体棚架,使原先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大棚,实际使用起来可以达到2000平方米左右。”

  村党支部书记金明友向记者介绍: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或洋蘑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效果,鲜菇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5%至38%,营养价值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4至12倍,因而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的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我国的稻草、麦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因此种植双孢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杨河村的食用菌大棚是今年3月开始施工的,建一个大棚大约需要资金14万元,其硬件设施均是由市科委、双口镇政府、北辰区水利局联合出资的。7月中旬,大棚建好后,开始栽培菌种。任怀才说:“今年我家承包了两个大棚,每个棚我们自己只需出棚内设施、食用菌种和一些人力就可以了,总共大约5万元左右。”

  10月22日,任怀才家的双孢菇开始上市销售了,第一天就在韩家墅农产品批发市场被抢购一空,几个月来一直忐忑不安的任怀才见到这样的销售场面,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儿。由于双孢菇的包装上印有食用菌基地的地址和电话,刚刚销售两天就有一些批发商找上门来排队购买他家的双孢菇了。

  现在,任怀才每天可以销售40多箱双孢菇,最多时可卖出70箱,每箱15公斤,批发价格8元/公斤,这样算下来一天至少收入5000元。以今年的销售情况看,扣除成本,平均每个棚的纯收入为8万元。

  提到这些,任怀才就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以前家里就只是养牛,赶上这几年奶牛业越来越不景气,几乎没有什么收益。闲的时候除了打打牌消磨时间,也没什么可做的,觉得很无聊,所以心里一直盘算着能干点儿什么。直到去年,村里搞起了这个双孢菇种植试验,我当时一看就觉得不错,所以今年市、区、镇和我们村联合投资建双孢菇大棚,我第一个就报了名。这不,效益还挺好,有了这个‘金蘑菇’,我们农民的生活就不愁啦。等到明年大面积种植后,希望村里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共同致富嘛,呵呵!”

  前期工作精心准备,筹措资金鼓舞干劲,

  帮助乡村自身造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双联”铺就致富路

  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区开展的“双联”活动在杨河村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7年,北辰区启动了以机关单位联村、党员干部联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活动,北辰区运管局与双口镇杨河村结成了“双联”单位。今年10月27日,杨河村食用菌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北辰双联工作真正实现质的飞跃的典型代表,在运管局和驻村联络员的帮助下,从此杨河村开始自身造血,大踏步地走向新生活。

  2008年春,运管局和双口镇领导与村班子经过认真分析发展思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取经,确定了双孢菇试种植项目。双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国内国际市场走俏。利用牛粪和秸秆栽培双孢菇回报大,市场前景广阔。牛粪作原料又能净化环境,变废为宝。试种过程虽然投入资金不多,但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提高种植积极性,运管局领导筹措资金3万元用于种植试验。这个项目一旦试种成功,将带给群众对现代农业的直观认知,对杨河村的农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示范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食用菌 大棚 蘑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