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昔日人满为患,如今楼美村空


        大跃进时期,毛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因而兴起了一阵水利修建热潮。高志塘村有部分人被抽去修建水利工程,并因此使自己的木工技术有了更大的长进,甚至学会了自制家具。通过互帮户带,全村的男劳力都学会了木工手艺。有一技在身的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那时大队一般不会放人外出。在得不到大队务工证明的情况下,他们就千方百计弄到探亲证明,然后用褪色药水偷偷涂改成务工证明。农闲时,他们就偷偷地跑到其他地方帮别人做家具。由于没有正当手续,他们总是提心吊胆。有时,为逃避检查,他们要躲到山岭上过夜。

        对“温饱”生活的向往,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而他们的坚持,也收获了回报。高志塘村的生活水平慢慢有了转变。首先是吃饭不成问题了,更了不起的是,由于外出搞副业的工作需要,村民率先添置了自行车。

        70年代初,对农民来说,自行车是最高级的奢侈品。而高志塘,成了当地最早拥有单车的村。凡要组织运公购粮、运化肥,该村一出动就是十多辆单车,一路上浩浩荡荡,成为一道风景线。

        到了70年代中后期,手里有了点闲钱的高志塘人,想到了盖新房。于是,第二代红砖房取代了泥砖房。

        偷偷搞副业,让高志塘村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这个过去被认为是山旮旯的小山村,走在了当地的前列。嫁过来将近30年后,黄秀英预感到,高志塘的好日子要来了。

        带20元压箱钱闯广州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其他政策也放开了,农民外出务工不再受限制。高志塘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外出搞副业,这下他们更是铆足了劲往外闯。

        家里的责任田都交给妇女耕作,男人全部外出。有的继续在附近做木工,有的则跑到湛江、海南一带谋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美的享受,做家具也开始使用油漆。紧跟时代变化的高志塘人,又自学到了一门新技术——给家具上油漆。

        虽然长期在外做工牺牲了家庭生活,但为了今后的生活更幸福,他们充满干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但他们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村中的年轻人谢扬声从电视上看到了广州那座有着高楼大厦的都市。那个与农村完全不同的地方,如磁石般吸引着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年轻人。

        那时,谢扬声已有了家庭,在附近地区做着他的木工生意。他思前想后,终于在1979年底的一个夜里,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广州闯世界”。

        这个破天荒的决定注定得不到支持。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等类似的话不时传入谢扬声耳中,村民们坚持认为农村人无法到城市立足。他的父亲更是坚决反对谢扬声闯广州,并告诫他“有路去无路回”。

        这时,是妻子给了他支持。她承诺会照顾好家里,让他大胆去闯。于是,在众人的一片反对声中,谢扬声带着妻子的20元压箱钱和部分油漆材料,独自登上了前往广州的汽车。

        踏上了广州的土地,他不知自己该往哪去,只好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深深的茫然感让他犹疑起闯广州的决定,但此时他已无退路。

        他不断向别人打听广州的农村在哪里,初到城里的他认为,要谋生还是只能从农村开始。胡乱上了一辆公车,他被带到了广州天平架一带。在某军队营房前一牌坊底下,他度过了两个漫漫长夜。身上没有粮票,他无法买到吃的东西,幸亏一个好心人偷偷卖给了他两个馒头。

        第三天一早,谢扬声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提起油漆桶开始在附近的住宅区找工作。他“厚着脸皮”一户户去敲门,却毫无收获。到中午时分,他再度敲开了某户人家的大门。

        当时的他哪想到,他和高志塘村的命运将从这里开始大转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外出务工 耕地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