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昔日人满为患,如今楼美村空


        80岁的黄秀英老人今年又回到化州市笪桥镇高志塘村生活。跟随子孙在广州生活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她始终不习惯。“叶落归根,最后要回到这里来,我还是喜欢农村清静的生活。”

        她说,几十年来,高志塘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生活也随高志塘的发展日益幸福。

        解放前,高志塘村是穷出了名的。解放初,顶着一片反对声,黄秀英嫁到高志塘。此时,这个村里只有6户人家,说是村,其实就是一家人,他们是6兄弟。

        这个山旮旯里的小山村,靠着村民一步步打拼,走出了山里,举村迁居广州,成为广东农民离开家园追求幸福生活,实现自我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和成功范例。

        高志塘人说,大概在清末,距今1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来到高志塘从事农耕,繁衍到现在有五代人。“我的父亲那一代属家字辈,他们有6兄弟,到我们这一代,属声字辈,有22个兄弟,就是现在的22户人家。女的不算在内,她们全嫁出去了。”

        到2000年,这个250多人的村庄资产达到以数亿计:在广州成立多家建筑装修公司,拥有房屋4.7万平方米,每月租金收入100万元,有小轿车47辆,大学生30人。

        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农民,是如何在繁华的大都市占据一席之地的?

        建国60周年之际,记者走近高志塘村,从这个已盖起了一座座别墅,俨然如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乡村的粤西山村身上,感受广东农村60年沧桑巨变。

         “木屐村”求生

        解放初,连年的战乱终于结束,农民翻了身,得了土地,扬眉吐气当家作主。

        黄秀英就是在这个时候嫁到高志塘村的,那年她才22岁。

        那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有女莫进高志塘,垌上无青岭头光,终年辛劳吃不饱,好汉成为光棍郎。”四面环山且土地瘦瘠的高志塘村,以穷出名。

        面对众人的“忠告”,黄秀英虽然有过犹疑,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嫁到了这个只有几座低矮泥砖房的小山村。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个拥有一门制木屐手艺的山村,不会就这样一成不变的。

        上世纪30年代,木屐是粤西农民最普遍、最实用的“鞋子”,但很少人自己制作。看到这个市场,在务农的同时,高志塘村的几兄弟便在父母带领下自学加工木屐,并带到街上去卖,慢慢发展到以此谋生。

        40年代后期,高志塘的木屐在粤西一带已累积了相当的名气,人称“木屐村”。建国后,高志塘人再度操起斩木屐工具。凭此手艺,高志塘人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这个谋生手段一直维持到1958年前后,随着塑料鞋及“水陆空”(一种用废旧车胎制成的鞋)的出现,木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此时高志塘也随社会大势进入一个新时期——生产队时代。

        偷偷摸摸搞副业

        50年代后期,有着近百人口的高志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生产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入了“集体”年代。

        当时集体劳动是以工分计算报酬,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分折合人民币一毛钱左右,加之村里耕地较少且贫瘠,年人均口粮只有80多公斤。一些家庭每天只有半斤米下锅,用餐时,用粥勺一碗一碗分配,每碗稀粥里的饭粒都屈指可数。村民笑称自己是“喝水长大的”。

        进入六七十年代,高志塘的人口已超过百人,土地却由于修建水库而越来越少,不到百亩。地少人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吃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为此,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开垦山地,有的村民则打起了“小算盘”。

        当时,“割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尾巴”思想盛行,农村不准村民外出搞副业。事实上,当时大多数人的头脑中也并没有外出务工挣钱的意识。然而,高志塘村大部分人却都想“不务正业”外出“揾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外出务工 耕地 核心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