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黄秀英老人今年又回到化州市笪桥镇高志塘村生活。跟随子孙在广州生活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她始终不习惯。“叶落归根,最后要回到这里来,我还是喜欢农村清静的生活。”
她说,几十年来,高志塘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生活也随高志塘的发展日益幸福。
解放前,高志塘村是穷出了名的。解放初,顶着一片反对声,黄秀英嫁到高志塘。此时,这个村里只有6户人家,说是村,其实就是一家人,他们是6兄弟。
这个山旮旯里的小山村,靠着村民一步步打拼,走出了山里,举村迁居广州,成为广东农民离开家园追求幸福生活,实现自我城市化的一个缩影和成功范例。
高志塘人说,大概在清末,距今1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来到高志塘从事农耕,繁衍到现在有五代人。“我的父亲那一代属家字辈,他们有6兄弟,到我们这一代,属声字辈,有22个兄弟,就是现在的22户人家。女的不算在内,她们全嫁出去了。”
到2000年,这个250多人的村庄资产达到以数亿计:在广州成立多家建筑装修公司,拥有房屋4.7万平方米,每月租金收入100万元,有小轿车47辆,大学生30人。
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农民,是如何在繁华的大都市占据一席之地的?
建国60周年之际,记者走近高志塘村,从这个已盖起了一座座别墅,俨然如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乡村的粤西山村身上,感受广东农村60年沧桑巨变。
“木屐村”求生
解放初,连年的战乱终于结束,农民翻了身,得了土地,扬眉吐气当家作主。
黄秀英就是在这个时候嫁到高志塘村的,那年她才22岁。
那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有女莫进高志塘,垌上无青岭头光,终年辛劳吃不饱,好汉成为光棍郎。”四面环山且土地瘦瘠的高志塘村,以穷出名。
面对众人的“忠告”,黄秀英虽然有过犹疑,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嫁到了这个只有几座低矮泥砖房的小山村。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个拥有一门制木屐手艺的山村,不会就这样一成不变的。
上世纪30年代,木屐是粤西农民最普遍、最实用的“鞋子”,但很少人自己制作。看到这个市场,在务农的同时,高志塘村的几兄弟便在父母带领下自学加工木屐,并带到街上去卖,慢慢发展到以此谋生。
40年代后期,高志塘的木屐在粤西一带已累积了相当的名气,人称“木屐村”。建国后,高志塘人再度操起斩木屐工具。凭此手艺,高志塘人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这个谋生手段一直维持到1958年前后,随着塑料鞋及“水陆空”(一种用废旧车胎制成的鞋)的出现,木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此时高志塘也随社会大势进入一个新时期——生产队时代。
偷偷摸摸搞副业
50年代后期,有着近百人口的高志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生产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入了“集体”年代。
当时集体劳动是以工分计算报酬,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分折合人民币一毛钱左右,加之村里耕地较少且贫瘠,年人均口粮只有80多公斤。一些家庭每天只有半斤米下锅,用餐时,用粥勺一碗一碗分配,每碗稀粥里的饭粒都屈指可数。村民笑称自己是“喝水长大的”。
进入六七十年代,高志塘的人口已超过百人,土地却由于修建水库而越来越少,不到百亩。地少人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吃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为此,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开垦山地,有的村民则打起了“小算盘”。
当时,“割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尾巴”思想盛行,农村不准村民外出搞副业。事实上,当时大多数人的头脑中也并没有外出务工挣钱的意识。然而,高志塘村大部分人却都想“不务正业”外出“揾食”。
大跃进时期,毛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因而兴起了一阵水利修建热潮。高志塘村有部分人被抽去修建水利工程,并因此使自己的木工技术有了更大的长进,甚至学会了自制家具。通过互帮户带,全村的男劳力都学会了木工手艺。有一技在身的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那时大队一般不会放人外出。在得不到大队务工证明的情况下,他们就千方百计弄到探亲证明,然后用褪色药水偷偷涂改成务工证明。农闲时,他们就偷偷地跑到其他地方帮别人做家具。由于没有正当手续,他们总是提心吊胆。有时,为逃避检查,他们要躲到山岭上过夜。
对“温饱”生活的向往,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而他们的坚持,也收获了回报。高志塘村的生活水平慢慢有了转变。首先是吃饭不成问题了,更了不起的是,由于外出搞副业的工作需要,村民率先添置了自行车。
70年代初,对农民来说,自行车是最高级的奢侈品。而高志塘,成了当地最早拥有单车的村。凡要组织运公购粮、运化肥,该村一出动就是十多辆单车,一路上浩浩荡荡,成为一道风景线。
到了70年代中后期,手里有了点闲钱的高志塘人,想到了盖新房。于是,第二代红砖房取代了泥砖房。
偷偷搞副业,让高志塘村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这个过去被认为是山旮旯的小山村,走在了当地的前列。嫁过来将近30年后,黄秀英预感到,高志塘的好日子要来了。
带20元压箱钱闯广州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其他政策也放开了,农民外出务工不再受限制。高志塘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外出搞副业,这下他们更是铆足了劲往外闯。
家里的责任田都交给妇女耕作,男人全部外出。有的继续在附近做木工,有的则跑到湛江、海南一带谋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美的享受,做家具也开始使用油漆。紧跟时代变化的高志塘人,又自学到了一门新技术——给家具上油漆。
虽然长期在外做工牺牲了家庭生活,但为了今后的生活更幸福,他们充满干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但他们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村中的年轻人谢扬声从电视上看到了广州那座有着高楼大厦的都市。那个与农村完全不同的地方,如磁石般吸引着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年轻人。
那时,谢扬声已有了家庭,在附近地区做着他的木工生意。他思前想后,终于在1979年底的一个夜里,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广州闯世界”。
这个破天荒的决定注定得不到支持。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等类似的话不时传入谢扬声耳中,村民们坚持认为农村人无法到城市立足。他的父亲更是坚决反对谢扬声闯广州,并告诫他“有路去无路回”。
这时,是妻子给了他支持。她承诺会照顾好家里,让他大胆去闯。于是,在众人的一片反对声中,谢扬声带着妻子的20元压箱钱和部分油漆材料,独自登上了前往广州的汽车。
踏上了广州的土地,他不知自己该往哪去,只好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深深的茫然感让他犹疑起闯广州的决定,但此时他已无退路。
他不断向别人打听广州的农村在哪里,初到城里的他认为,要谋生还是只能从农村开始。胡乱上了一辆公车,他被带到了广州天平架一带。在某军队营房前一牌坊底下,他度过了两个漫漫长夜。身上没有粮票,他无法买到吃的东西,幸亏一个好心人偷偷卖给了他两个馒头。
第三天一早,谢扬声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提起油漆桶开始在附近的住宅区找工作。他“厚着脸皮”一户户去敲门,却毫无收获。到中午时分,他再度敲开了某户人家的大门。
当时的他哪想到,他和高志塘村的命运将从这里开始大转折。
“请问同志家中有没有家具要翻新,我愿意免费干。”谢扬声鼓起勇气开口。瞄到屋内一个褪了色的陈列柜,他拿起油漆桶示意,“让我帮你翻新那个柜子吧。如果做得好,给我一碗饭吃就行。”一脸诚恳的他终于获得了屋主的许可。他马上动手将柜子搬到楼前空地光线充足的地方,熟练地划纹、下漆,不到一个钟头,一个崭新的陈列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吸引了不少住户的注意,他们纷纷啧啧称好。
第一次干活,他挣得了一顿饭和一块钱的报酬,并很快为他带来了下一单生意。同时,通过一个请他做工的阿姨,他在附近的兴华村找到了他在广州的第一个落脚点——两间低矮发臭的猪舍,12平方左右,每月租金30元。之后三年,在创业最艰难的时期,那里还住进了他一家4口和从村里带过来的同村人共10个人。
之后,谢扬声更争取到了为附近军营的办公用具翻新的工作。人手不足,他便回到村里,组建了一支小队伍。过硬的油漆技术,让高志塘人渐渐在广州站稳了脚。接到的工程越来越多,部分外出到其他地方的高志塘人也纷纷云集广州。
建那么高,怎么上楼
80年代初,高志塘村每天都有大量的汇款从各地寄回来,最多的来自广州。那时,邮局送信的人每天都要往高志塘村跑,送回一把把的汇款单。笪桥镇的人们打趣说:“这邮局是专门为高志塘服务的,干脆改名做高志塘邮局算了。”
外出的人里面,风头最劲的还属最先在广州发展的谢扬声。1982年底,穿西装打领带蹬皮鞋的谢扬声骑着摩托车回来了,并带回了要在村里建四层新楼的爆炸性消息。
当地流行着一句话:“建一幢房屋,要吃三年稀粥。”大家都认为谢扬声是在吹牛皮,甚至他亲人也不以为然。大哥说:“听说你要建楼?我无钱借咯!”二哥则称,“如果你有本事建楼,我买鞭炮从塘缀(集市)沿路烧回高志塘庆祝,炮纸堆起一米厚。”老父兜头大骂:“你疯了,看你到时怎么收场!”
谢扬声不理会这些,次年春,钢筋、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一车车运进高志塘。那时,人们还是半信半疑;谢扬声的父亲则天天跑去工地看。随着房子越建越高,他不再质疑儿子有这个能力。
只是他又不明白了:建那么高的楼,以后要怎么上去啊?
1984年国庆后,在众人的一片哗声中,谢扬声的四层新楼拔地而起。
这件事成了当地一个传奇,化州县委书记带领县五套领导班子前往参观,并在新居落成当天亲临剪彩,当众称赞谢扬声为“改革开放的先锋”。谢扬声的老父亲做梦没想到自家会有如此风光的一天。那天,他的嘴巴笑得根本合不拢。
高志塘的谢扬声去广州发展,富起来了,当上了化州第一个“万元户”。消息一传出,当地人都跃跃欲试,想跟着高志塘人外出闯世界。
省城再造一个高志塘
80年代中,高志塘人在广州干得已是红红火火。谢扬声在广州的发展,为高志塘人立足广州创造了先决条件,一批又一批的人携妻带子到广州安家。随着队伍不断壮大,一些由谢扬声带出来的人开始独立创业。一支以高志塘人为核心,人数200多人的油漆大军活跃于广州市的大街小巷。
先富起来的村民们并没有忘记家乡父老,共同富裕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凭借有钱一起赚的团结精神,高志塘人通过“一带一”的形式,让全体村民都在广州站稳了脚,齐齐致富奔小康。
广州的侨乐新村是华侨的商品房,那里是高志塘人最集中的地方,十几户人家聚集在此,成了另一个“高志塘村”。
90年代,高志塘人已经把广州看作是自己的地盘,从装修、建筑到土地开发,他们的发展也逐渐多元化。十年间,事业蒸蒸日上,在天河有他们购买的农贸市场,海珠有他们开发的肉菜市场,上下九路有他们的商铺,黄沙大道有他们自建的综合市场,商肆物业遍布广州。
艰苦挨饿的年代已经远去,幸福生活正扑面而来。
“别墅村”雇人守村
翻过了老一辈人奋斗不息的20世纪,在新世纪来临之时,心系着故土的高志塘人又回到故乡修建新房、整改村容村貌。因为他们的根还在这里,逢年过节依然要回来。
这一次,他们修建的是价值百万的别墅,花园景观、玄铁大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高大气派丝毫不亚于城市的商品房。这是高志塘村的第三代房子了,泥房-砖房-别墅,见证了这个村庄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高志塘村又修建了环村大道,筑了绿化带,安装了路灯,村中还设有篮球场等文体设施,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改革开放的村”。
今日的高志塘村,别墅林立,俨然一个度假圣地。但这里平时却是一个空心村,巷道里空无一人。偶尔看到一两个老人家,坐在门前的交椅里,摇着扇子扯家常。一年里最热闹的只有正月初十——高志塘村年例的那一天,全村人回来,大摆宴席,共叙乡情。更多时候,所有的别墅大门上全是“铁将军”把守,除此就是几个被雇来看村的当地人和他们的狗。
再次回到高志塘,黄秀英老人感触颇深。她说,几十年来,高志塘村绝大多数人渐渐迁居大都市生活,有的还定居国外,生活都非常幸福。话语间,她爬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显然,她很满意自己当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