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罗湖村庄60年之向西村


       
  向西村地处罗湖商业贸易繁华中心地带。


       
  “修宗祠”以保护祖辈流传的历史文化遗产。


       
  祠堂也是村民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

  60年,弹指一挥间。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宝安县的南天门公社,到改革开放后深圳市的现代化核心城区,罗湖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罗湖辖区村庄的变迁,它所经历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试验和示范价值,渔民村、蔡屋围、向西村、水贝村、罗芳村、插花地……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是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记录,也是这场大变革最积极的推动力量。

  还原史实,记录罗湖村庄60年变迁,是对罗湖60年建设的一次阅兵,也是对罗湖辖区村庄史的一次梳理,更是对建国60周年的一次感恩之旅。

  向西村是罗湖区南湖街道辖内的一个自然村,地处罗湖商业贸易繁华中心地带,北临深南东路,南接春风路,西临东门南路,东连南极路,红线面积约4.3万平方米,加上向西花园1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现有出租屋199栋(包括集体的物业)。向西如今的常住人口有1100多人,而流动人口却超过1万人,但众多的外来人口,并没有“稀释”向西村人的集体记忆。

  古色古香的张氏祠堂,厚重的族谱,还有60年一届的“太平清醮”,重阳秋祭,元宵添丁点灯……无不在诉说着向西村长达63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个小小的村庄算得上是罗湖乃至深圳大小村落中各种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得最好的村庄之一。这里,不仅珍藏着自身的故事,罗湖的记忆,还有深圳人的文化富矿……

  历史回溯

  深圳首个洗脚上田的行政村落

  为什么叫向西村呢?

  “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有人说是因为村民讲究风水等原因,所建房子大多是朝西向的,所以叫向西村。”86岁高龄的向西村人张应福对记者说,还有个说法就是,也许在最早时候,向西村口是朝西的,因而被人称作向西村。孰是孰非,已如潮汐漫过的沙滩,足印已无从追寻。

  张应福是向西村里年纪最大,党龄最长的“长老级”人物,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几乎无人不识,大家都会亲切叫他“福伯”。福伯生在向西,长在向西,见证着这里的人来人往和一草一木的变迁。

  “最早时候,村里都是一片洼地和菜田,村里人都是靠种田过日子,人均占地比较少,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尽管已经86岁高龄,但福伯仍眼不蒙耳不聋,思维清晰,和记者聊起往事时话语不绝。向西村毗邻香港,且在香港边界留有不少耕地,因此,当年村民们往来香港耕作异常频繁,不少村民都利用往来的机会,从香港带一些火柴、香烟等物品回来使用和销售,还有人借外出耕作机会,悄悄跑到香港去。

  “1949年解放前后,还有就是上世纪60年代开放边境前后,逃港潮最为厉害,村里差不多有90%的人都跑到香港去了,当时全村仅有两户人家是完整的,也就是全家没有一个人去香港的,其中一户就是我。”福伯坦言,当年坚持留守是因为自己在香港没有亲戚,而且靠自己双手尚可保持基本温饱,还有一个就是无形中形成的一点信仰———“坚持下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1979年,春天的旋律终于奏响,随着小平同志在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一同“厮守”的向西村和福伯终于盼来了复兴的曙光,而向西村人也最早迈出了先行和无私的一步。

  向西村是深圳首个被征地的行政村。为了配合和支持深圳的发展,向西按照最初的征地规定:行政公共事业单位征地费以每亩3000元,商业及企事业单位以每亩6000元的最低成本献出了自己祖辈居住、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截至1983年,向西全村土地基本被征用完毕,村里得到政府补偿的征地费550万元。

  这笔钱应该怎么花才好呢?有村民建议:“先拿一部分出来分了。”因为当时大家都准备建房,而手头上的钱又捉襟见肘。这时候,一批刚刚洗脚上田的村干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与睿智:“杀鸡不如吃鸡蛋,这一笔钱要做长远打算,绝不能一分了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土地 核心 耕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