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梦想漂浮的村庄


        等在门口的上班的人急匆匆地涌进这座航空母舰似的玻璃大厦。

        从鼎好楼上通透的玻璃窗望出去,海龙大厦、太平洋大厦、科技大厦等十几座电子大厦形成了中关村最主要的阵地,一般说来,“去中关村”说的就是这里。前面的中关村大街和附近的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拥挤的公共汽车停下来,从楼上望下去,那些迟钝的车像是倾倒下了满满的货物,而那些货物迅速地消失在各个被玻璃幕墙包装的大厦里,完成了自动的分类和储存。而办假证的、卖盗版碟的好象一直都潜伏在附近,悠闲地从各个胡同里溜达出来——手里抱着孩子,看见同伙也不说话,松散而有序地占领了过街天桥、路口和大厦的过道。

        你很可能会在巨大的、摊位密集的电子大厦里变得惶恐不安,最终在贪婪急切的销售员的脸之间选择了看起来诚实一些的完成了交易,但在那些经营者——也就是中关村人的眼里,这些玻璃幕墙里面的一切都是透明的:品类、利润、提成比例……

        中关村正开始嘈杂的一天。

        “我要去中关村”

        象往常一样,邓力铭九点一刻到了位于鼎好大厦地下二层的维修店。他不喜欢坐封闭的电梯,也不喜欢交朋友。因为很少亲自打点店里的生意,所以并没有什么人认识他。他沉默地四处打量,故意从妹妹的店门前经过,妹妹是邓家五兄妹中唯一的女孩,今年35岁,最近个人感情上出了一些问题,作为大哥的邓力铭对她有些不放心。

        自从1999年在中关村开了第一家电脑维修店,几年下来,不但自己的一家人都来了北京,连同亲生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都跟随着他来到了北京,还有四个表兄弟全家也定居在中关村。这些弟妹们无一例外都是先在邓力铭的店里开始做起,等学会了技术,有了一定的经验,邓立铭就帮着他们在中关村里找店面开起自己的店面。现在这九个家庭的人口已经超过100多人,开办了二十多家公司,几乎占了整个中关村电脑维修行业的一大半。

        邓力铭有着传统的家族领袖的品质:坚强稳重、充满智慧和奉献精神。从十几岁起他就从家乡的小村子走出去做搬运工,养活弟妹。1980年代开始做生意,不管他做哪一行,总有族人跟着他做,他愿意带也愿意教。他要求邓家的人勤恳本分地做生意,不出风头、不找麻烦。所以,凡是他们邓家开的店,都只做店里维修生意,从不上门服务,并且多是在店里让顾客看着修,这种经营方式虽然有些呆板,却起到了保护自己的作用。所以在整个维修城里,邓家的店从来没有被投诉过。

        邓力铭虽然每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都会呆在店里,但他几乎什么事都不做,25岁的女儿、21岁的儿子,还有女婿会把生意照顾得很好,员工也都按部就班地干活,几乎一点操心的事都没有。他觉得呆在店里心里踏实,看着那些桌子、椅子、来来往往的顾客、拆得七零八落的电脑又被拼装得整整齐齐,他就感到高兴。作为老板和这个庞大家族的领袖,他说自己从来没开过会,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但他自信有看人的本领,是什么样的人他几分钟就可以给出认定,他靠着直觉来掌握经营的方向。

        1999年冬天,他只身来到中关村,准备在这给自己和自己所带领的家族打出一片新天地来。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老家四川阆中城里做食品生意,积累了丰厚的资金,正在谋求更大的发展。

        他在中关村里走了五个月——每天从早晨8点一直到晚上8点,不断地在中关村范围内步行、观看。 那时候的中关村正是鼎盛时期,北京当地注册的电脑品牌就有80几家,各个电子市场里充满了斗志昂扬的销售员。

        经过了5个月的观望,邓力铭并没有加入到红红火火的销售业中,而是决定选择利润相对较低的维修业。他发现这么多人都在销售产品,但质量却很难保证,更不要说良好的售后服务了。东西用了就可能坏,就总要有人来修,别人不做我来做。2000年7月25日,邓力铭在中关村现代电子市场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正是这英明的决定让对高科技几乎一窍不通的邓立铭不但迅速建立了自己的领地,而且在2002—2003年的“中关村大洗牌”中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得到了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海龙 仓库 土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