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千年古村蕴生机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娘龙村又以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村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娘龙村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全村30户人家都建起了宽敞、明亮的藏式新楼房;水泥路、自来水、广播电视、电话、沼气等通达家家户户;村里还建起了公房、公园、医务室、农家书屋、篮球场等配套设施。

  这几天,大桑杰正在忙着重新装修自己的房屋,他笑着对记者说:“以前装修的房屋已经过时了,我要装得更漂亮。现在村里真是一天一个样啊!以前大家住的都是人畜混居的房屋,又脏又黑,现在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修得像宫殿一样;以前连糌粑都吃不上,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以前去县城只能步行或骑马,现在柏油路都修到了家门前,我家买了摩托车、货车和小轿车,想坐什么车就有什么车,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省事省时又方便。”

  展望未来:全面和谐发展

  娘龙村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一点也不落后。2007年,娘龙村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并获得了林芝地区“村、新文化示范村”和“米林县民间艺术先进集体”,并连续两年被米林县评为“平安建设示范村”。

  “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原因,就是村民文化素质提高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顿珠这样说,“娘龙村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村民都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村子有更大的发展,首先要靠教育和文化。因此,送孩子读书、上大学成了全村家家户户追求的目标。”据了解,到2008年,娘龙村培养出9名本科生、1名硕士研究生,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7%,在校生巩固率达99.5%以上。从小生活在娘龙村的原羌纳乡小学校长小桑杰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我们:“过去娘龙村认识字的人只有三四个,由于村民没有文化,形成了许多陈规陋习。现在孩子读书都实行‘三包’,年轻人的文化越来越高,村民也通过各种培训知识越来越丰富,如今娘龙村喝酒的人少了,忙着做生意、赚钱的人多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追求上进的人多了;打牌赌博的人少了,看书、学技术的人多了。”

  谈到娘龙村今后的发展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顿珠满怀希望地说:“现在村里只是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今后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青稞酒厂,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家庭旅游业,使全村群众的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争做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典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藏鸡 沼气 林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