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站在平安县小峡镇的南山上俯瞰王家庄村,左边是109国道,右边是兰西高速公路,中间是一条玉带——湟水河,红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在葱茏的绿色中,一切美好而和谐。

  依山傍水,优越的交通条件,如此美丽的村庄,让人很难相信在十年之前还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在短短十年间,王家庄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变化,来自人们物质生活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这是刚刚过了“立秋”节气的一天,湟水河岸边的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夏天的味道。来到王家庄,在树影婆娑、果香扑鼻的奇石馆里,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黄河石让参观者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在这些石头上,有气势宏伟的高山峻岭,巨浪排空的大海波涛;有猴子捞月的童话故事;有孔雀开屏的惊艳;有振翼云天的雄鹰;有破镜出海的皓月,还有中天独悬的艳阳……

  在“源上藏石”奇石馆,主人马旭晨先生一边拎着水壶给石头浇水,一边向来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他赋予每一块石头的故事。据他介绍,一块叫“泰坦尼克号”的奇石,是一块典型的黄河石,它的价位是6000元,外地的奇石爱好者比较喜欢这种石头;还有一块镇馆石,名字叫做“运筹帷幄”,现在市场价格有120万,是相当罕见、相当奇特的一块石头。欣赏奇石,听着主人娓娓道来的讲解,让人觉得奇石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和马旭晨相比,50多岁的农民马得祥收藏奇石比较晚,2002年,他把自已家中的四间房子腾出来摆放石头,开了个奇石馆,在这里,每块石头都被洗刷干净抹上油,依次安放在特制的木头底座上,颜色夺目的绿彩石,形象各异的星辰石,画面丰富的画面石,一切都让人目不暇接。六年来,马得祥收藏的奇石已达十几种3000多块。靠着这些石头,多少年来,像马得祥一样一直以农业种植为生的王家庄人,收石头、卖石头也成了他们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他们玩石头玩出了名堂。

  王家庄村农民“点石成金”的梦想变为现实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一些村民出于个人爱好,采集和收藏了一些本地的河湟石,摆放在门前,一些过往游客和石友主动上门参观、购买,逐渐掀起了采集、出售观赏石头的热潮。王家庄村的人忙起来了:找石头、运石头、买石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要寻找深藏在奇石中的内涵和韵味,也就是要会赏石,虽然只是一块石头,石之奇、韵、妙、雅、美、价值等均在于赏石之人的慧眼;这一过程结束后,还要寻找擅长书法者运用不同的风格和字体给奇石写上名字。这些都是一个个费时费事、费工费力的活;之后,还要寻找专门的木匠,给奇石量体定身配制底座。这是一个发现奇石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艰难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给农民群众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随着王家庄奇石知名度的提高,这里的奇石市场也一天比一天活跃,全国各地的石商、石友也频频来青海淘宝。2002年这里成立了“平安县小峡奇石市场”,距离省会西宁2公里的王家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奇石村。2005年,西宁人谢占春来到这里开了一家奇石馆,藏石2000多块,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由奇石产业带动起来的奇石底座配制、奇石加工、运输业纷纷发展,增加了更多人的收入。

  就这样,在他们的推动下,王家庄的奇石市场建立起来了。慢慢地,南方的、北方的玩石家来了。王家庄的农民们见多识广了,腰包也鼓了。他们为青海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他们的贫困面貌得到了改变。有的人已经用他们卖石得来的钱再盖了楼房,也有人售石收入达十几万元,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目前,王家庄村210户人家中有80多户从事河湟石经营,户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最多的可达3万多元。过去,王家庄村的人收入单一,只有采石运输和人均六分地两样收入,自从奇石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以后,大家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砖房、小洋楼取代了过去的土房,现代化的家电、私家车也走进了老百姓的家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立秋 农民群众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