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走进黔北新农村——新农村新观念新风貌


——遵义市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农家书屋好去处


老年秧歌队跳出好身材歌唱新风尚

                  富裕农家



  300万农民文明路上迈新步

  几番美梦回故宅,门前树绿万花开。茶果竹药小别墅,方见犹如梦里来。

  8月29日,凤冈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袁学文被回乡路上所见所闻深深打动。袁学文已有几年未回老家,思乡心切的他常常梦见油路通到家门口,山上茶园果园成了乡亲的摇钱树,老木房变成了乡村别墅,门前绿树成荫、万花盛开,老母亲加入了村里的秧歌队……当他真正看到这一切已变成现实的时候,却以为自己还在梦中。

  到过遵义的人都认为黔北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堪称奇迹。近年来,遵义市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积极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大乡村文明建设力度,通过强基础、抓载体、添活力,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的村庄,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现象没有了。许多人改变了闲来没事打牌、赌钱的不良习惯。家长里短的事少了,比学习、比奉献、比致富的人多了。全市已有310万各族群众受惠于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村建设,迈步走上文明大道。

  该市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贯穿始终,引导农民以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为重点,拓展美在农家。把“五通三建三改”与黔北民居建设、村庄整治相结合,加强对生态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的保护。深入持久地开展“整脏治乱”活动,从环境卫生抓起,革陋习、树新风,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湄潭县鱼泉镇新石村偏岩塘组刘老根山庄,来自重庆某高校的张先生说,在遵义住农家,清晨上仙谷山,下午到游泳场,晚上点篝火吃农家饭,红灯笼下,城市的浮躁一扫而净。

  为别人修了40年房子的桐梓县小坝村王登炳老人憋足劲,修起一栋与众不同的庭院,把花坛设计成酒杯、酒葫芦和月亮形状,意为忙碌之后要边赏月边喝点酒好好享受。他家亭子顶盖像是等待发射的神舟飞船,他称其“神舟八号”,希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更进一步。

  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该市着力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组建近千支农民文化宣传队伍,坚持开展“农民科技文化体育周”、“三下乡”等活动,傩戏、薅秧歌等民间艺术焕发生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了尊老爱幼、勤劳致富、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和尊重科学、崇尚文明的时代新风,定期开展的“五好家庭户”、“青年文明户”、“科技示范户”等评比活动,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

  余庆县大乌江镇李香园组10余对年轻媳妇集体为公婆洗脚、修甲、梳头,让老人们享受浓浓亲情。龙家镇光辉村每天都有上百人广场跳舞,麻将馆老板娘都锁门扭起秧歌来了。

  遵义县枫香镇枫元村农民养成了业余时间读书和健身的良好习惯。拖拉机手张正权在书屋掌握了很多机修常识,成了小有名气的机修高手。

  该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计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全市有544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24%。14.5万户近33万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

  深化村务、政务、党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行“海选”、“公推直选”,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确保民众当家作主。

  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转变,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走进新生活的遵义农民,追求学习、提升素质的意识,科技致富、诚信守法的意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一步弘扬。

  8月30日晚上,记者在湄潭县鱼泉镇新石村偏岩塘组的广场上看到,年近70的刘正民老人正组织村里的文艺演出队唱快板,唱词内容都是身边新人新事。有板有眼的声音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一眼看去,村民脸上都挂着会心的微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总结 农民群众 专项资金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