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
她方圆七千两百多平方公里,恰居长江、淮河之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里有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有蜿蜒耸立的山峦和碧波无垠的湖泊……世世代代,无数劳动者曾经为成为她真正的主人,在每一寸土地上,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流血和斗争!今天,当我们再次捧起一把那黑油油、散发着芳香的泥土时,可曾想过,那里面浸透着多少苦难、希望和期待?
三农综述
1949年——
翻身农民作主人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表明,合肥境内自古以来就资源丰富、物产充足。但解放前,合肥百姓长期处于民不聊生的困苦境况,在清末,仅李鸿章和他的兄弟6人,平均每人就占有土地10万亩以上,那时,合肥农民,备受盘剥,加之灾害频仍,农业生产凋敝枯萎。民国三十二年报载:“合肥县土地面积18888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耕地47.4万亩,粮食总产1.83亿斤,人均占有粮却只有143.6斤!”百姓生活可见一斑!霹雳一声换新天:1949年1月 21日,合肥和平解放。次年1月18日,合肥城郊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至当年4月,贫苦的合肥农民,人均分得土地1.25亩,第一次真正成了脚下这片土地的主人,从此后不再逃荒要饭。多少老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欢呼雀跃的场景。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各项农业,195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48.2万亩扩大为794.1万亩,其中水稻由289.8万亩增加到367.3万亩。这是合肥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但是,到1958~1965年间,由于盲目推广双季稻,增大劳力投入,生产资料费用增多,增产却不增收,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合肥农民的生活,再度陷入困顿。
1979年——
困苦艰难终过去
1966~1978年,由于农业生产上搞“大忽隆”,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管理上瞎指挥,导致合肥农业生产几乎停滞,产量徘徊。其中,肥东县1976年粮食产量反比1957年少。长丰县1977年栽双季稻,单产585斤,虽比一季中稻每亩多收87斤,但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水费等各项开支,亏损甚巨。加之,各地毁林造田,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但勤劳坚韧的合肥人民从没有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希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拂面,合肥农业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统计表明,合肥市3县和郊区及蜀山镇耕地总面积417万亩,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0万亩,占总耕地74%;总农户618399户,农业人口2708455人,人均占有耕地1.54亩;劳动力1232239人,占农业总人口的45%。当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3.65亿元,是1949年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年的4.5倍!本年度,合肥农业人口占全省5.9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7.89%;市辖肥东、肥西和长丰3县,都一跃而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009年——
农村旧貌换新颜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2008年,合肥农民人均纯收入5368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同比增长19.3%,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全国3个和10个百分点;2009年更是雄心勃勃,全市农村正力争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
行走在如今合肥的乡野田园,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城区、近郊和远郊农业经济圈,环环相扣,环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特色产业带、合铜公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等,带带绵联;东大圩万亩蔬菜园艺观光农业产业园、牛角大圩万亩休闲农业观光园、双凤丰乐万亩生态旅游和农业科技产业园等10大农业产业园,风光无限。还有遍布全市的100个千亩以上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区等,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成了合肥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光彩夺目的今天。
谈起合肥“三农”的未来,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激情澎湃地说:在不久的将来,合肥农村将实现“五有”、“五通”、“五保”和“五化”工程,它们分别是,“五有”:基本实现示范村“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有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有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和有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推进村级发展整体上水平。“五通”: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安全饮水、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通客运班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五保”:农村义务教育、“合”、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老人有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化”:以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切入点,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7-28/9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