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 她方圆七千两百多平方公里,恰居长江、淮河之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里有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有蜿蜒耸立的山峦和碧波无垠的湖泊……世世代代,无数劳动者曾经为成为她真正的主人,在每一寸土地上,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流血和斗争!今天,当我们再次捧起一把那黑油油、散发着芳香的泥土时,可曾想过,那里面浸透着多少苦难、希望和期待? 三农综述 1949年—— 翻身农民作主人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表明,合肥境内自古以来就资源丰富、物产充足。但解放前,合肥百姓长期处于民不聊生的困苦境况,在清末,仅李鸿章和他的兄弟6人,平均每人就占有土地10万亩以上,那时,合肥农民,备受盘剥,加之灾害频仍,农业生产凋敝枯萎。民国三十二年报载:“合肥县土地面积18888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耕地47.4万亩,粮食总产1.83亿斤,人均占有粮却只有143.6斤!”百姓生活可见一斑!霹雳一声换新天:1949年1月 21日,合肥和平解放。次年1月18日,合肥城郊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至当年4月,贫苦的合肥农民,人均分得土地1.25亩,第一次真正成了脚下这片土地的主人,从此后不再逃荒要饭。多少老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欢呼雀跃的场景。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各项农业,1957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48.2万亩扩大为794.1万亩,其中水稻由289.8万亩增加到367.3万亩。这是合肥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但是,到1958~1965年间,由于盲目推广双季稻,增大劳力投入,生产资料费用增多,增产却不增收,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合肥农民的生活,再度陷入困顿。 1979年—— 困苦艰难终过去 1966~1978年,由于农业生产上搞“大忽隆”,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管理上瞎指挥,导致合肥农业生产几乎停滞,产量徘徊。其中,肥东县1976年粮食产量反比1957年少。长丰县1977年栽双季稻,单产585斤,虽比一季中稻每亩多收87斤,但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水费等各项开支,亏损甚巨。加之,各地毁林造田,生态环境惨遭破坏。 但勤劳坚韧的合肥人民从没有失去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希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拂面,合肥农业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统计表明,合肥市3县和郊区及蜀山镇耕地总面积417万亩,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0万亩,占总耕地74%;总农户618399户,农业人口2708455人,人均占有耕地1.54亩;劳动力1232239人,占农业总人口的45%。当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3.65亿元,是1949年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年的4.5倍!本年度,合肥农业人口占全省5.9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7.89%;市辖肥东、肥西和长丰3县,都一跃而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009年—— 农村旧貌换新颜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2008年,合肥农民人均纯收入5368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同比增长19.3%,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全国3个和10个百分点;2009年更是雄心勃勃,全市农村正力争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 行走在如今合肥的乡野田园,到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城区、近郊和远郊农业经济圈,环环相扣,环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特色产业带、合铜公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等,带带绵联;东大圩万亩蔬菜园艺观光农业产业园、牛角大圩万亩休闲农业观光园、双凤丰乐万亩生态旅游和农业科技产业园等10大农业产业园,风光无限。还有遍布全市的100个千亩以上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区等,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成了合肥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光彩夺目的今天。 谈起合肥“三农”的未来,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激情澎湃地说:在不久的将来,合肥农村将实现“五有”、“五通”、“五保”和“五化”工程,它们分别是,“五有”:基本实现示范村“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有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有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和有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推进村级发展整体上水平。“五通”: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安全饮水、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通客运班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五保”:农村义务教育、“合”、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老人有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化”:以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切入点,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一条“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土地资本化、农民合作化、农村社区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富有合肥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正伴随着一幅整洁文明、富足安康合肥村的广阔画卷,在合肥大地上,铺展开来…… · 三县概览 肥东 这里东望南京,南滨巢湖,史称“吴楚要冲、包公故里”,历代名人辈出。全县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耕地118.8万亩,人口110.9万,其中农业人口96.6万。1949年时,全县粮食产量仅20.1万吨,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2008年,全县粮食种植9.8万公顷,单产6714公斤,总产65.8万吨,人均1186.7公斤,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4.1倍和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37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77元,是1978年人均68元的79.1倍。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1亿元,是1978年的47.7倍,而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仅为4865.3万元,不到2008年的1%。 肥西 其县城上派距合肥政务中心仅10公里,水路经过巢湖直达长江,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她东临巢湖,中衔国家级森林公园紫蓬山,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三河,西落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小井庄。农业生产特色鲜明,是中国中部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省养禽第一大县。多年来,肥西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连续6年跻身全省十强县行列,获得“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等称号。 长丰 这里是皖中大地中心,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务院才决定将这片土地上的寿县、肥东、肥西、定远四县接合部集结成一个新的县份,名曰:长丰,就是想让这片土地借助近城优势,实现长治久安,民乐年丰。但实际上,建县之初,这里却面临着旱涝皆灾、民生凋敝的自然基础,长期处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之下,县城水家湖被人称作“灰家湖”、“泥家湖”,县域内“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入村羊肠路,下乡烂肠路,进城断肠路”。40载开山拓地、40年卧薪尝胆,如今的长丰,终于由建县时的“一穷二白”进入现在的跨越发展,近几年,县域经济每年都以两位数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省四年前移了16位,更主要的是,这里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正迈向小康水平;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建设成就辉煌灿烂。 “中国包产到户第一村”小井庄的60年 ——小井庄老会计李祖忠忆往昔 年届七旬的小井庄老会计李祖忠,清瘦而精神矍铄。盛夏时节,在由当年所建的老屋改造而成的包产到户纪念馆中,他回忆起60年来肥西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由得感慨万千—— 1 949年:家住牛棚还讨饭 1949年李祖忠刚满10岁,那时候小井庄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土地庙庄,一个叫小井庄,两个村人都非常穷困。李祖忠说:肥西刚解放那会,我们这里开始打土豪分田地,千百年来替人辛苦的老百姓乐翻了天,那年冬天来临时,我们家分了一亩三分地,从此不用再逃荒要饭了。我家原来不是小井庄的,为了逃避抓壮丁,爷爷带着爸爸,从邻村跑到这里的一个富农叔父家,住的是他家的一个牛棚。当时我全家有爷爷、父母、叔叔和我,最穷的时候,一家子轮流要饭。分了土地,我们开始种棉花、稻子、山芋和花生等。1950年,家里有了第一次收获,所有的粮食用土坯在墙角,砌成了一米多高的粮堆,全家人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后来,村里开始搞互助组,一步步又转为初级社、高级社,到1958年时,形势又发生了新变化。 1979年:舍生忘死大包干 1974年李祖忠开始盖现在这处成为纪念馆的草屋。为了盖房,他卖了家里养的两口猪,又从岳父家借了200多块,凑够了800多块钱。中间还下了大雨,土坯墙最怕淋雨,好不容易盼到天晴,才盖好;房顶铺的是山草,就是现在的样子。房子盖好后,家里就一直有了亏空,人口也多了,当时,粮食存在集体仓库里,吃饭靠不多的工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连房草坏了也没钱换新,到1977年前后,房子开始漏雨了。那时,生产队里150亩土地年收只有6万斤,产量上不去,原因是人们集体磨洋工、根本没有积极性;种什么都得靠指标,百姓心里开始有了怨气。197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让村里庄稼颗粒无收,很多人开始吃野菜树皮,粗糠,稻茬根。 李祖忠说:当时,区委书记汤茂林,在邻村开会,准备搞包产到户试点,我们听到风声后就也想趟趟瞧。1978年9月23日那天,我们秘密开会,画框分田,采取瞒上不瞒下办法,一连开了4天会,动员社员参与,甚至决定,一旦谁被逮走,他的家人由全村人负责。当时正是种白菜时候,决定单干后,除了老小,所有人都下地干活了,像被困了39年没下水的鸭子,10天里,我们种了70亩小麦、30亩油菜,这在大集体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庄稼种下后,正逢10月份一场透雨,长势那个好啊,于是有人一级一级往上反映,我们开始顶上巨大的压力。 1979年5月21日那天上午,李祖忠正在地里干活,家属跑来说上头来人了。当时心里那个怕啊,扛着大锹往回走,手一松,锹把腿都砸破了。回到家,见门口停了好几辆车,还有公安的,阵势吓人。时任省委书记的万里一见到他就笑呵呵地说:来,不要害怕!李祖忠说:我当时心想,问什么问,不就三年牢嘛!但万里却说:让我们放心,回去后还要开更大会议,并对小井庄的做法给予了事实上的支持,直到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改革开放吹来了全中国加快发展的春风…… 2009年:今非昔比笑开颜 如今,李祖忠老两口家里冰箱、彩电等电器该有的都有了,他忙时种田,大部分时间在纪念馆搞服务。大儿子在纪念馆边开饭店,利用小井庄的旅游资源,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二儿子在县里做瓦工生意。大儿子家的大孙子,在厦门当厨师长,月工资5800元,孙媳妇3200元!二儿子跟前的二孙子也在厦门当厨师。现在全家耕地流转出租了很多,真正还在种水稻的只有两分多地。虽说又一次“没了地”,但老李说,“不一样!现在我们收租金,每亩年租金800元,还参加每亩一年600元的分红;剩余的两分耕地,老两口种着口粮,不但不交税,国家一年还给170多元的补贴!”谈起60年来发生在生养于斯的土地上的三次变化,李祖忠无限感慨:这三次变化贯穿了我这一辈子,从刚开始分到土地时的高兴,到39年公干后的单干,到现在我们成了“新地主”,“时代在变化,我们老百姓也要跟上形势,但决不能回到当年大集体的路上去!” 据悉,整个小井庄还在种的水稻田地,不足50亩,是原先的零头;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比山南全镇平均人均年收入的4800元还要高。总结60年变化,李祖忠笑着说:这是从香油灯、煤油灯,到电灯的变化啊! 当听说万里同志还健在北京时,李祖忠深情地说:他今年应该93岁了,我们小井庄人,真想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