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在新农村建设中须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根据近年来山西省泽州县村建设的实践,结合本人的调研思考,我认为,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谋划与规划的关系。党中央提出建设村的号召后,我们县提出了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即:瞄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方向,努力创建以新产业、新村镇、民、新风尚、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新型”村,努力实现“村建设在全省领跑”的目标。但我们感到,在县区这个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仅有思路是不行的,必须把思路变为规划。为此,我们邀请专家学者,率先在山西省编制了县级村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县人代会审议通过,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

  二、围绕“谁来建设村”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推进力度,成立了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县财政对村建设的投入,2006年安排资金5518万元,去年又增加到了6681万元,同时每年都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村建设夺标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民主权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村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并通过农民群众的民主决策程序,把科学的建设规划变成村规民约,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三、围绕“如何推进村建设”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试点与推广的关系。我们在2006年重点抓了“一镇一乡百村”村建设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培育不同类型的村建设典型。2007年,我们又全面实施了“百村示范、百村整治”行动,在全县确定了100个示范村和145个整治村,加大了连片建设力度。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东四义、兴王庄等一批老典型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整治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极大改观。

  四、围绕“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目标与模式的关系。我们提出了村建设的“四类标准”和“七种模式”。“四类标准”就是参照已有的小康建设标准,制定了“现代化型、全面小康型、宽裕小康型和小康型”四种村建设评价标准。“七种模式”就是充分考虑我县农村千差万别的现状,确定了“城市拉动型、村矿结合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型、文化旅游型、移民新村型和城乡统筹型”等七种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总体思路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