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磷集团全面启动千亿企业“新三步”发展战略纪实
6月29日,在山城重庆举行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开磷控股集团总经理廖慧自信地接过“2016中国化工500强企业”的奖牌。这是开磷连续12年进入化工百强企业,排名由以前的67位上升到25位。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多年来开磷坚持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国企的硕果。
一个走过58年风雨历程的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作为资源性竞争行业的贵州开磷集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至今依然是充满生机,依然是那样活力四射,依然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开磷现象” 依然还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绿色发展落地生根
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矿山。按照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应用自主开发的“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成果,推进和实施矿山年产800万吨扩能技改工程,使开磷集团矿山地下开采资源回收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了采掘布局调整和矿山安全六大系统建设,实现了矿山管控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进一步提升了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和大型设备远程控制水平和矿山现代化水平,使开磷矿业成为磷矿石地下开采产量第一、安全第一、环境第一的现代化矿山,矿业开采水平达到世界同类矿山地下开采先进水平,为主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开磷集团以实施硫酸尾气治理、余热利用和固废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迈出了新步伐。目前,开磷集团硫酸系统都安装了氨法尾气处理装置。经检测,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4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同时还利用回收的硫酸铵产品进行硫镁态磷酸二铵的生产,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发展。目前,已建成了2×12兆瓦余热发电装置,利用硫酸生产过程中高温位余热进行发电。该装置投用至今累计发电量已超过5.6亿千瓦时,每年还可实现节能6.4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8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400吨,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外购电量。
除对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尾气进行处理外,开磷化工装备工程公司利用自己拥有的低温余热回收专利技术,先后为合资公司、矿肥公司等单位兴建了低温余热回收利用项目。这些项目先后吸引了印尼、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前来考察学习。
开磷磷石膏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以前是开磷集团的一个三级单位,为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开磷集团将该公司由以前的三级单位升格为二级单位,并把每年磷石膏的利用率作为对该单位的主要考核指标。开磷发明了这样一条产业链,“废渣、废水、废气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把它变成财富”:磷石膏废渣成为建筑用砖的原材料;废水处理后100%成为工业用水,每年可减少新鲜水取水量约600万立方米;黄磷尾气用作制砖的热源,合成氨尾气提取后成为液化天然气的原料。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开磷集团不仅实现了清洁生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附加值。
开磷集团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各类资源利用上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环保两条底线。”这是开磷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何刚的郑重承诺。
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着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开磷先后建成贵州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中关村新材料产业化研究设计院等7个创新机构,组织实施实体经济技术创新项目147项,创新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申请专利539件。
2015年,开磷集团投入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发展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24.3亿元,实施矿业、化工、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等项目36项。“贵州开阳大型磷矿山地下开采智能化集成创新与示范”科研成果获2015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共申请专利280件;“磷石膏胶结嗣后充填采矿法及其制浆工艺”发明专利获2015年国家优秀专利奖。通过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终期验收,开磷集团成为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完成开磷股份科技型企业注册。“开磷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并成功在新加坡等6国注册为国际商标;5个主要产品保持了贵州省名牌称号。国家认可实验室和中国石化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通过复审。通过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检测指标等项目共114个参数,检测参数达到2356个。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通过贵州省安监局组织的现场评审。完成开磷股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6-07-28/27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