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也是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针对旱涝灾害,东北地区应建设具有长期调蓄功能的防洪防涝工程,并增加降水就地入渗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而华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推广集水保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成为关键。中国专家称。

  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

  “各级气象部门从种到收跟踪农业生产并提供气象服务。从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之前预测,发生之中监测,到发生之后评估,每时每刻都在监视全国农业气象条件,并且每天提供分析、情报、预报材料。”毛留喜说。

  郑国光建议,大力加强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

  在更遥远的未来,面对不断变暖的地球,中国怎样保证粮食安全?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试验基地的麦田里,该院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林而达正和他的团队,通过往麦田里输入高浓度二氧化碳,营造出2050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测试生长在这种环境下小麦的反应。

  近20年间,林而达与他的团队,在全中国对动植物活动进行监测采样,建立起“区域气候模式”和“农作物影响模式”两个气象模拟数字模型,可预测几年乃至几十年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与此同时,该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潘婕,通过对1961年至1990年30年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各个地区温度和湿度变化,预测结果将为育种提供新的思路。

  林而达说,全国很多科学家已经针对全球变暖开展研究,就是要用精准的数据去证实对未来的科学猜测,探究看似“紊乱”的气候变化规律,从而为未来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气候变化 气候 预测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