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心连心 带着使命谋共富


大湾村发展“真经”——

心连心 带着使命谋共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你们村去年的集体收入有多少?具体有哪些构成?”

  “我们村去年的村集体收入一共157万元。构成多样化,有漂流景区的入股分红、食堂租金、小卖部租金、光伏电站收益、民宿收入等。”

  “村里的收入支出等财务管理是怎么运营的?”

  “我们所有的财务都由乡镇财政所统一代管。既防范了风险,也给村里省心。”

  “你们的民宿是怎么运营的?有政府补助吗?”

  “起初发动村民搞民宿,村民没有积极性。村‘两委’只好自己投资来搞示范,搞了一两家后,村民看到民宿经济红火,有8家农户率先投资开办民宿,对这8家农户的民宿房间验收达标后,当时每间房间补助了1万元。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给过补助,完全靠市场来推动。看着民宿经济越来越火,自发搞民宿的村民开始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村共有43家不同档次的民宿。”

  ……

  日前,这一幕发生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红色讲堂内。面对来自潜山市五庙乡干部抛出来的一串问题,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开诚布公地详细解答,并介绍了大湾村的历史发展及产业现状。原来,潜山市副市长孔俊豪正带着包保的乡镇干部专程来到大湾村学习产业发展。五庙乡乡长储慧芳介绍,该乡和花石乡的资源很相似,既有红色文化、又有绿水青山,同时也有富民的茶业产业。所以专程来学习,希望能取到大湾村的“真经”。

  环境变美,产业发展,就业岗位增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流。大湾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最有直观的体会。“今年我们村里有5位年轻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也是其中之一。”村里的旅游商品超市售货员董钢荣告诉记者,以前常年在上海打工,现在回村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还给买了五险一金。在家门口工作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通过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类社会活动,发现党员这个群体都特别优秀,感受到他们崇高的奉献精神,所以才萌发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

  “虽然这几年大湾村与以前相比有比较大改观,但我们依然有紧迫感,接下来,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代表、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余静告诉记者,当务之急有两件大事要干。第一件是改扩建S447省道,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来大湾村旅游的车辆越来越多,现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所以必须突破瓶颈,大家共同做工作,把这条旅游富民的道路拓宽;第二件是持续发展茶旅融合,抓好乡风文明,成为红绿融合的示范区,把大湾村早日打造成AAAAA景区。

  “最初我到村里任第一书记时,老百姓并不信任我。8年过去了,现在他们看见我,会主动关心我、心疼我。”余静坦言,大湾村发展的“真经”说到底就是党建引领。曾经的大湾村是信访村,但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由“信访”向“信任”大转变,乡、村负责人亲自进村入户走访上访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走访”。带着使命与情感将初信初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谋发展带动群众共富裕,才实现了今天的心连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