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牵头,农业有了现代范儿
——山西稷山县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见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教民耕种的后稷就出生在这里,因此也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县面积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1.6万,农业人口20.4万人。粮食、板枣、蛋鸡、中药材、葡萄等是该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稷山板枣则被称为“稷山四宝”。
自2021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以来,稷山县立足产业特色,紧紧围绕服务模式创建、服务组织构架、服务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政策支持5个方面,强力推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工作,由此,探索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的稷山办法。
开辟服务小农户有效路径
“全链条托管,通过智慧社会化服务平台‘牵线搭桥’,鼓励有能力的服务组织对小麦、玉米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链条托管,通过统一种子、化肥、农药、耕、种、防、收、烘干、收、储、销等托管,亩均降低成本100元以上,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5%以上”。稷山县农村经济事务中心主任吴启选介绍。
除了全链条托管,实践中该县还摸索建立了菜单式托管和多环节托管等模式。菜单式托管由农户自主选择服务组织和托管环节进行约定托管;多环节托管则在小麦玉米的生产环节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送5个环节的服务。
“社会化服务托管让我们小农户不愁土地没人种、没人管,既省心省力挣了钱,还能在外安心打工多挣钱。”该县稷峰镇西薛村村民卫忍宗高兴地说。
据悉,稷山县粮食播种面积71.5万亩,粮食年产量2.66亿公斤,现有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粮食烘干及销售等各类服务组织1844个,从业人员5200余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68.1万余亩,服务农户6.1万余户。
创新基层组织引领服务形式
“我们村目前建立了‘村集体+土地流转+保底分红’和‘党支部+整村托管+菜单式服务’两种模式,前一种由村集体整合本村的农机、农资、机井等各类资源,集中流转农户土地并进行股份分红,实现集体、农户双赢;后一种则由党支部牵头,发挥合作社作用,对全村土地实施整村托管,针对性为农户提供单环节、多环节托管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稷山县小宁村党支部书记徐建顺说。
今年6月份,小宁村集体以高于市场价200元的价格流转农户土地820亩,由村集体统一进行农资供应、耕、种、防、收、储、销等,带动农户增收30%以上;党支部牵头居间服务,专业合作社托管小麦收获2300余亩、玉米播种2100余亩,作业单价低于市场价30元/亩,间接带动农户增收6万余元。
据悉,稷山县目前共有7个村集体开展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4万余亩,服务农户2100余户,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农户亩均增收200元;全县党支部直接开展生产托管的有3个,服务面积6000余亩,带动农户1200余户,农业公司和农户增收达20%以上。
积极导入现代科技服务要素
“‘换羽’技术的核心是让待淘鸡通过1个月节食技术后,开始重新长出羽毛,重新换羽的淘汰鸡,可延长产蛋期4个月,产蛋率达到90%以上,每只鸡增收10元,全县1650万只鸡,仅‘换羽’这一项技术,可让全县蛋鸡增值1.6亿元左右。”稷山县畜牧中心主任宁志宏说。
稷山县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等生产要素,集成导入农业生产过程中,在粮食服务领域,推广新型种子换代技术;在板枣服务领域,推广防雨大棚技术;在蛋鸡服务领域,推广“换羽”技术,着力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以服务过程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挥专业服务平台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30/34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