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沙漠戈壁就是“金山银山”


沙漠戈壁就是“金山银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市推进沙漠经济创新发展见闻
张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壹

  小雪节气已过,在新疆茫茫戈壁上,一排排大棚里却氤氲着浓浓“春意”。原本习惯在家“冬闲”的部分团场职工,正在为一年中收益最好的时节忙碌,一车车新鲜瓜菜从大棚运出销往国内外市场。

  种在戈壁沙滩,四季有效益。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如今已有10万多亩建在戈壁沙滩上的种植养殖大棚,职工群众亩均收益超过3万元。

  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充分发挥当地沙漠资源优势,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实现沙漠资源多层次、多途径开发利用,走出一条集改善环境、增加就业、促进增收、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于一体的沙漠经济发展模式。

  

  戈壁沙漠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

  阿拉尔市总面积6923.4平方公里,下辖16个团镇(乡),常年降水稀少,蒸发强烈。70年前,可供农耕的绿洲面积几乎为零,99%以上是戈壁荒滩,是典型的地大物“薄”地区。

  这一切,现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位于十团昌安镇的“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区”,阿拉尔市绿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此。因利用松软沙土加上得天独厚的日照条件,公司近千亩蜜瓜大棚所产的蜜瓜品质好产量高,受到消费者推崇。

  近日,800多亩沙漠蜜瓜再次迎来丰收,十多位工人不断在装卸车间忙着分拣、包装蜜瓜。不远处,几辆重型冷藏车,一字排开,加紧装车,运往5000公里外的市场。

  阿拉尔市绿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鸣说:“我们采用大棚种植蜜瓜,可在6月和11月实现一年两收。第二季从11月15日起,公司利用这几天晴好天气采摘蜜瓜对质量影响较小的特性,采摘蜜瓜1000多吨,目前已基本销售完毕。”

  此前,“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区”域内因缺少水源,沙土含碱量较高,制约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绿生园公司采取精量滴灌、平整土地、拉沙改土、生物改良等一系列改良措施,让昔日茫茫的盐碱地变成了如今瓜果飘香的“聚宝盆”。

  “公司种植的沙漠蜜瓜亩产已达5吨,全年预计总产值2208万元,可带动当地550名职工就业。”王鸣说。

  让沙漠戈壁“生金淌银”,在一师已不是个案。十一团花桥镇是一师离沙漠最近的团场,职工群众曾饱受风沙之苦。近年来,十一团花桥镇向沙漠要效益,积极种植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沙生植物,帮助十一团职工群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梦想,给大家带来了增收的希望。

  “四翅滨藜是一种沙生植物,耐高温、耐高寒、耐盐碱、耐土地贫瘠,长成后不用继续灌溉,它的粗枝叶适合做饲料,根部可嫁接肉苁蓉,非常适合在我们这里种植,依靠这些沙生植物,连队部分职工已开始见到了效益。”十一团花桥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谢小云介绍。目前全团四翅滨藜种植面积达2.6万亩。

  此外,十一团花桥镇将沙漠生态治理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按照“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和“林+畜+药+旅游”模式,除四翅滨藜、肉苁蓉外,还推广种植柽柳、甘草、黑枸杞,鼓励667名职工发展沙生种植产业,累计种植大芸、甘草、枸杞、当归、党参等沙生药材4.75万亩,人均初步增收万元左右。

  一师阿拉尔市还依托沙区特色经济作物,开发出药品、保健品、饮料等相关产品;以沙粒为基质沙土生态环境的沙生经济作物深加工企业十多家,涵盖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的“沙产业链”不断延长。沙生特色经济已成为一师“沙漠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实现了让沙漠荒滩变“金山银山”。

  如今,这里绿色林地不断延伸,各种瓜果满园丰产,沙漠经济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滴灌 经济作物 枸杞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