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给边远地区发展架起语言“桥梁”


给边远地区发展架起语言“桥梁”

杨瑞雪

  近日有媒体报道,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永富在云南调研后感慨:“2013年,我到扶贫办工作以来,先后14次到云南,开始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时,必须要找一个‘翻译’,近几年到云南已经不需要‘翻译’了,当地孩子的普通话说得比大人都要好。”

  不只是云南,笔者和同事在新疆、西藏、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调研时也深有感触。几年前,一些少数民族儿童还说着略显生涩的普通话,如今普通话说得已是十分流利,交谈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们常说,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来说,普通话像是一座“致富桥”,不仅是他们与外界沟通联系的工具,更是打工创业所必备的重要能力。语言无障碍,无论是学习先进技术、外出务工经商都会有更多便利和更强的竞争力,反之则是困难重重,“不敢去陌生地方,上网无法获得有效信息,打工难交流”,不仅影响长期稳定就业,还阻滞着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步伐。对孩子们而言,学好普通话更能为求学就业带来更多方便。笔者曾听闻一个小故事,一名普通话非常流利的藏族女孩,在遇到记者采访时,会为不懂汉语的父母做翻译,与父辈相比,她更开朗自信,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更明确的规划。

  为了让边远地区更好发展,我们在大山深处修路架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但这些地区要进一步发展,也要打好语言的“软基础”,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阻隔。早在1966年,就有语言学家观察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普通话普及率越低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往往越滞后。试想,如果语言都不相通,又怎样有效接收外界信息技术、了解外界的发展变化?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又影响着思想观念,关系着个人乃至地区的发展方向。

  书同文、语同音,才能心相通、情相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桥梁,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学好普通话,不仅对自身发展有益,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普通话让我们和少数民族群众得以交流,而其背后的文化让我们血脉相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镌刻在心里。

  这些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推广普通话,明确提出“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把推广普通话作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更多大山里的人有了去广阔天地追梦的底气。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了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取得历史性进展。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普通话给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带来的变化。但也要看到,普通话推广普及仍旧不平衡不充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是我国普通话推广普及的“短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中,这些地方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等,倘若当地居民不能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难免会出现“巴别塔”式的挫败,支持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更要紧紧跟上。

  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学校普通话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关键期,普通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孩子过好语言关。同时,推广开设诵读、书法、篆刻等语言文化“第二课堂”,丰富乡村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普通话”教育培训。青壮年劳动力是普通话培训的“刚需”群体,要积极推动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培训纳入当地相关部门培训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培训效能。还要抓住教师和基层干部的关键群体。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基层干部常与群众打交道,要带头学、说普通话,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语言也是重要一环。让普通话更好发挥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的“润滑剂”作用,也是我们仍要重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之所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 外出务工
上一篇 : 广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